據長江有色金屬網獲悉,今日長江現貨1#錫價報267000-269000元/噸,均價268000元/噸,較前一日跌2000元。作為戰略工業金屬,錫價走勢受多維度因素交織影響,短期或延續震蕩。
內外宏觀:多空拉鋸,方向難明?
海外:上周五據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2.7%,高于市場預期,美指反彈,為以美元計價的金屬行情帶來一定壓力,疊加地緣緊張局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摩擦隱患未消,外盤金屬行情走勢普遍分化;美聯儲政策因通脹波動存變數,資金避險與風險偏好切換,間接擾動錫價。國內:穩增長政策提振消費預期,但工業復蘇不均衡(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對錫需求拉動力有限。宏觀多空交織,錫價缺乏單邊驅動。
供應端:原料制約,增量受限?
全球錫礦資源集中,主產國(如印尼)因礦山老化、品位下降,產量增長乏力;進口錫礦受運輸、貿易政策影響,到貨不穩。國內冶煉廠原料庫存低位,部分控產保價。再生錫方面,廢錫回收體系分散、效率低,夏季高溫致回收量季節性下滑;環保監管趨嚴,部分企業臨時關停,短期供應難放量。
需求端:傳統平穩,新興乏力?
傳統領域:電子行業(錫焊料主需求)因消費電子飽和,增速放緩;汽車行業保有量支撐維修替換需求,但新能源車滲透擠壓傳統零部件用錫量。新興領域:光伏產業雖擴容(錫用于電池電極),但技術迭代快、企業選材謹慎,需求釋放慢;儲能產業尚處培育期,實際用錫需求小。傳統穩、新興緩,難推錫價大漲。
產業鏈:利潤分配失衡,傳導受阻?
上游:錫礦稀缺+開采成本高,礦山議價強,但需求疲軟致銷售承壓;
中游:原生錫受礦價、進口成本拖累,再生錫受廢錫高價、環保制約,利潤微薄;
下游:電子、汽車等終端企業成本傳導困難(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敏感),經銷商庫存謹慎,加劇產業鏈協同矛盾。
短期預測:震蕩僵局延續?
供應端原料制約托底(下行空間有限),需求端缺乏爆發增量(傳統穩、新興緩),疊加宏觀擾動,多頭資金避險撤離,錫價或維持弱勢震蕩。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調整、原料供應改善及新興需求進展。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