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黃金市場再度升溫——倫敦金盤中沖至3372美元/盎司附近(漲0.53%),國內Au9999現貨報777.50元/克(漲1.02%),滬金主力合約收漲1.06%至781.4元/千克,逼近780元關口。這場"黃金風暴"由地緣沖突、政策博弈與供需矛盾共同驅動,短期走勢如何?
地緣關稅戰:避險情緒飆升的"導火索"??
特朗普7月12日宣布對墨西哥、歐盟輸美產品加征30%關稅,點燃全球貿易摩擦。歐盟、墨西哥同步強硬反對,三方下周將展開安全、移民、貿易談判。貿易壁壘抬升、供應鏈紊亂,投資者避險情緒激增——歷史經驗顯示,貿易摩擦期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往往率先受益。疊加中東局勢膠著、俄烏沖突未歇,全球不確定性升溫,資金加速從股市、加密貨幣轉向黃金,直接推高金價。
降息預期"搖擺":美元與流動性的博弈?
全球降息預期分化,黃金驅動邏輯轉向"預期博弈":美聯儲?:6月會議紀要顯示內部對降息分歧加劇——僅2位官員支持7月降息,多數認為利率接近中性,7月降息概率僅6%(全年仍預期降息2次)。短期壓制寬松期待,美元走強壓制以美元計價的黃金;但中期若經濟放緩或通脹回落,降息終將降低黃金持有成本,構成長期支撐。
?澳洲聯儲?:7月8日啟動第三次降息(25個基點),經濟學家預測其2025年累計降息五次(主因經濟放緩+通脹消退)。作為全球最早降息的主要央行,其行動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流動性邊際寬松或推動資金流向黃金等避險資產。
?供需兩旺:供應緊+需求熱的"雙輪支撐"??
?供應端?:全球黃金開采面臨資源稀缺、礦井老化、能源成本上升等挑戰,南非、澳大利亞等主產國產量下滑;環保監管趨嚴、礦業稅收提高,進一步限制供應增長,黃金供應端持續"緊平衡"。
?需求端?:投資+工業+消費"三駕馬車"齊驅
投資需求:全球經濟波動下,黃金ETF持倉量維持高位,期貨交易量活躍;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中國央行連續七個月擴儲,傳遞"去美元化"信號,直接推升實物需求。
工業需求:5G、智能穿戴、電動汽車等科技領域爆發,黃金因導電性、抗腐蝕性被廣泛用于芯片、電路板等關鍵部件,需求穩定增長。
消費需求:新興市場(中國、印度)黃金首飾消費韌性強——婚慶、節日禮品疊加日常佩戴、時尚消費,即便金價高位,消費者仍愿為"保值屬性"買單,部分轉向"一口價"工藝金飾。
?短期走勢:漲勢未改,警惕"獲利回吐"??
綜合來看,黃金短期或延續震蕩上行,但需關注兩大關鍵點:
利多支撐?:地緣風險未消、美聯儲降息預期仍在、央行購金潮延續,均為金價提供"安全墊"。技術面上,倫敦金站穩3350美元/盎司關鍵位,滬金突破780元/千克,若沖破3400美元/盎司阻力位,或打開新上漲空間。
?潛在風險?:若美國6月CPI數據超預期強勁(如核心CPI超2.9%),可能延緩降息進程,美元反彈壓制金價;此外,連續上漲后積累的獲利盤可能引發技術性回調,若跌破3300美元/盎司支撐位,或觸發恐慌性拋售。
?結語?:當前黃金強勢本質是"美元信用弱化+全球避險需求"的共振結果。短期看,金價或維持高位震蕩,甚至挑戰3400美元/盎司;中長期看,全球去美元化、央行購金潮及新能源轉型中的避險需求,將推動黃金進入"慢牛"周期。投資者需緊盯美聯儲降息節奏與地緣局勢演變,把握關鍵信號。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