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據長江有色金屬網獲悉,今日長江現貨市場1#錫價報265000-267000元/噸,均價2660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0元。這一波動背后,是宏觀經濟承壓、供應擾動持續與需求結構性分化的多重博弈。
宏觀面:數據顯示,美國 8 月 Markit 制造業 PMI 初值為 54.5,高于預期的 52.5,為 2022 年以來最快擴張速度,數據強勁推漲美指,美元一度觸及98關口附近,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壓力,美國加征關稅推升市場不確定性,美股三大股指齊跌,市場風險偏好降溫,美聯儲表態及杰克遜霍爾年會臨近,資金觀望交投謹慎,本交易日錫價震蕩下跌。
供應端:全球錫礦供應高度集中于緬甸、印尼等國,主產國動態直接影響市場供給。緬甸佤邦雖推進復產,但基礎設施修復緩慢、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導致實際出礦量低于預期;印尼受國內政策調整影響,精煉錫出口配額波動,加劇國際市場供應不確定性。此外,全球錫礦資源品位持續下降,開采成本攀升,部分小型礦山因技術資金不足退出,進一步收緊供應彈性。
需求端:傳統疲軟與新興領域強勁的結構性分化?
錫的傳統需求主力,電子行業如智能手機、平板因產品迭代放緩,焊料需求增長乏力;但新興領域成為核心增量: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光伏組件焊接等環節對錫的需求快速攀升,尤其光伏產業因全球清潔能源政策加碼迎來爆發期,光伏焊帶用錫量呈“井噴式”增長,成為支撐錫需求的關鍵力量。
產業鏈
上游錫礦企業面臨“成本攀升疊加資源瓶頸”雙重壓力:技術升級投入增加,同時資源枯竭問題凸顯;中游冶煉企業因礦端供應不穩,開工率波動頻繁,加工費下滑壓縮利潤,部分企業被迫減產;下游制造企業則陷入“成本控制+替代嘗試”的困境:錫價波動倒逼企業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原材料,但短期內錫在關鍵環節的不可替代性仍較強,替代進程緩慢。
短期預判:震蕩延續,關注供需邊際變化?
綜合來看,短期內錫價將維持震蕩格局。供應端主產國復產進度、印尼出口政策穩定性,與需求端新能源、光伏等新興產業的超預期增長,將成為博弈焦點。若供應擾動緩解且新興需求持續放量,錫價或獲支撐;反之,若供應超預期增加而需求增速放緩,價格可能承壓下行。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
【免責聲明】:凡注明文章來源為“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為長江有色金屬網原創,版權歸本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盡可能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標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本網站所發布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