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早盤10:15休盤報77970元/噸,上漲40元,漲幅0.05%;現貨市場成交淡靜,持貨商跟盤報價,出貨相對謹慎,下游觀望,入場詢價氛圍清淡,保持剛需低采節奏,市場交投活躍度低。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現貨1#電解銅均價報78190元/噸,較昨日下跌110元/噸,現貨升水為220元/噸,較昨日下跌40元/噸。
一、價格走勢與技術特征
周三(7月16日)亞盤早盤,北京時間10:00倫敦三個月期銅最新價報9650美元/噸,下跌7.5美元(-0.08%),但本月累計跌幅達2.4%,較7月初創下的10,020美元/噸三個月高點回落3.6%。技術面顯示,當前價格正測試9585美元/噸關鍵支撐位,該價位對應50%斐波那契回撤位(10,020-9140區間),若有效企穩可能觸發技術性反彈。
二、核心驅動因素分析
政策沖擊效應
美國8月1日對銅征收50%進口關稅的聲明,導致LME注冊倉庫注銷倉單(用于實物交割)占比從一個月前的56,325噸驟降至12,625噸(占總庫存11%),創五個月新低。這一政策變動顯著改變全球銅流動格局,美國本土采購成本上升或抑制終端需求。
庫存結構轉變
LME系統可用銅供應增加推動現貨合約貼水擴大至80美元/噸(三個月期銅升水-80美元),較6月25日的320美元/噸溢價出現劇烈反轉。這種貼水結構通常反映近月供給充裕,但需警惕隱性庫存釋放可能。
基本面矛盾
• 負面因素:夏季傳統消費淡季疊加關稅政策擾動,中國精煉銅進口量6月環比下降8.2%
• 正面支撐:全球顯性庫存(LME+COMEX+上期所)仍處五年低位約52萬噸,精廢價差收窄至1200元/噸附近
三、專家觀點與市場共識
大宗商品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丹·史密斯指出,9585美元/噸為短期關鍵分水嶺:
• 若有效守住該支撐位,配合中國電網投資加速等需求端刺激,三季度末或重返10,000美元/噸
• 若跌破則可能下探9140美元/噸(200日均線),但這種概率受限于全球低庫存背景
四、風險因素與投資建議
主要風險點
• 美國關稅政策執行細節的不確定性(可能豁免條款)
• 智利Codelco等主要礦山三季度產量釋放節奏
•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進口成本的傳導效應
操作建議
• 短期(1個月內):在9500-9700區間波段操作,設置9450止損保護
• 中期(3個月):若庫存持續去化,可布局9600下方多單,目標10,200美元
• 對沖策略:利用LME貼水結構,賣出近月合約同時買入遠月合約
當前市場正處于政策擾動與基本面支撐的博弈期,建議重點關注7月25日歐美制造業PMI數據及8月1日關稅生效前的庫存變動信號。經紀商增加對沖頭寸的行為,預示著波動率可能進一步上升,需做好風險管控。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