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7月15日,長江綜合金屬鐠均價達6295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7000元;氧化鐠均價485000元/噸,上漲5000元。這一價格波動是政策收緊、需求爆發與成本支撐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折射出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價值正在被重新定義。
環保風暴下的供應收縮:政策之手重塑市場格局
近期,江西、內蒙古等鐠釹礦主產區啟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多家企業因廢水排放不達標被要求限產整改。據不完全統計,7月初國內鐠釹精礦開工率降至38%,周產量減少約150噸,市場現貨庫存降至20天以內,部分廠商甚至出現“斷貨”現象。與此同時,工信部明確要求推動《稀土條例》盡快出臺,強化對開采、冶煉分離的總量控制。2025年第二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3.5萬噸、12.7萬噸,較2024年僅溫和增長,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
緬甸作為中國鐠釹礦重要進口來源,其進口量的波動直接影響國內供應。2025年4-5月緬甸通關后進口量恢復,但隨著庫存消耗及雨季來臨,預計三季度進口量將環比下降15%。7月1日,緬甸42%品位鐠釹礦到岸價漲至5.8萬美元/噸,較6月初上漲12%,進一步推高國內鐠價。
需求爆發:新能源汽車與機器人雙引擎驅動
新能源汽車賽道持續高景氣,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突破1000萬輛,單臺釹鐵硼磁材用量達3-5公斤,直接拉動鐠釹需求。據國泰海通證券測算,2025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量將達6.9萬噸,同比增長35%。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啟動(單臺釹鐵硼用量4公斤),疊加國內優必選、小米等企業加速布局,預計2030年全球機器人領域釹鐵硼需求將突破20萬噸。北方稀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與多家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優先保障高端磁材供應。
風電領域同樣貢獻顯著需求。直驅永磁風機滲透率提升(2025年預計達40%),單GW用量約20噸,帶動氧化鐠釹需求增長。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風電整機廠商作為稀土永磁材料的重要客戶,其訂單增長進一步鞏固了鐠釹的需求基礎。
成本支撐與資本涌入:價格支撐強化
緬甸進口礦邊際減少及國內環保投入增加,導致冶煉成本上升15%。7月1日,緬甸42%品位鐠釹礦到岸價漲至5.8萬美元/噸,較6月初上漲12%,直接推高國內鐠價。與此同時,外資通過ETF增持中國稀土資產,6月凈流入環比增42%,資本涌入進一步放大價格波動。盡管A股稀土板塊主力資金單日凈流出1.2億元,但分歧恰恰印證行業處于“超額利潤消化估值”的第二階段末期,靜待商品與股價共振的第三階段爆發。
龍頭企業:資源卡位與技術突圍
行業洗牌中,頭部企業主導定價權。北方稀土掌控全球最大白云鄂博輕稀土礦,鐠釹產能占比超60%,通過綠電技術將噸礦碳排放降至4.2噸(行業平均8.7噸),獲歐盟碳稅豁免,高端訂單溢價提升毛利率至48%。中國稀土集團中重稀土配額占比40%,旗下盛和資源廢料回收產能達3000噸/年,對沖緬甸礦進口缺口。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磁材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如晶界滲透技術降低鏑用量30%)綁定特斯拉、華為汽車供應鏈,規避資源波動風險。
未來展望:短期堅挺與中長期分化
短期來看,環保限產與新能源汽車排產超預期支撐價格,但高庫存仍需時間消化。預計7月鐠釹價格波動區間為60萬-65萬元/噸。中長期,隨著行業整合加速(CR5市占率預計提升至75%),頭部企業通過鹽湖提鐠、機器人專用磁材等新技術降低成本,而新能源汽車與機器人領域需求增長預計2030年全球鐠釹需求較2025年再翻一番,價格中樞有望上移。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