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臨精工(300432.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四川發展龍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發龍蟒”)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在綿竹市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德阿產業園”)啟動兩大鋰電材料項目:年產10萬噸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以及年產10萬噸磷酸二氫鋰前驅體項目。此次合作標志著富臨精工在鋰電正極材料領域的產能擴張邁出關鍵一步,同時深化了四川省內新能源產業鏈的協同布局。
強強聯合,劍指高端鋰電材料市場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由富臨精工與川發龍蟒共同出資設立,雙方將依托各自在技術、資源及產業鏈的優勢,聚焦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LFP)材料的研發與生產。磷酸鐵鋰因其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成本低廉等優勢,已成為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的主流正極材料,而高壓實密度技術可進一步提升材料能量密度,滿足新能源汽車對續航里程的更高要求。
此次合作中,川發龍蟒作為四川發展(控股)旗下礦產資源平臺,擁有磷礦、鋰礦等上游資源儲備,可為項目提供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富臨精工則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積累,尤其是其在智能電控系統、動力電池精密零部件的制造經驗,有望賦能磷酸鐵鋰材料的工藝優化與成本控制。
百億級項目落地,助力四川萬億鋰電產業集群
公開資料顯示,兩大項目選址德阿產業園,該園區是四川省重點打造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已聚集多家鋰電產業鏈頭部企業。此次富臨精工與川發龍蟒的10萬噸級項目落地,預計總投資規模超百億元,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200億元,并為當地創造千余個就業崗位。
業內人士分析,富臨精工此次擴產計劃與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高度契合。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鋰電產業產值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德阿產業園作為核心承載地,正通過“資源-材料-電池-回收”全產業鏈布局,打造中國西部鋰電產業高地。
技術+資源雙驅動,富臨精工加速新能源轉型
作為國內汽車精密零部件龍頭企業,富臨精工近年來加速向新能源領域轉型。2021年,公司通過收購江西升華切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賽道,并迅速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此次與川發龍蟒的合作,將進一步鞏固其在高端鋰電材料市場的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合資公司規劃的磷酸二氫鋰前驅體項目,是磷酸鐵鋰生產的關鍵原料環節。通過向上游延伸,富臨精工有望實現“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回收”的垂直整合,提升供應鏈穩定性與盈利能力。
市場前景廣闊,產能釋放或迎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磷酸鐵鋰材料需求量預計將突破300萬噸,其中動力電池領域占比超60%。富臨精工此次擴產的10萬噸級項目,相當于當前全球磷酸鐵鋰總產能的5%左右,若按單車50KWh帶電量計算,可滿足約20萬輛新能源汽車需求。
分析認為,隨著合資公司項目的落地,富臨精工有望在2026年形成“智能電控+鋰電材料”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為其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