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收報9205元/千克,單日上漲55元;滬銀主力合約2510更顯強勢,截止11:00上漲91元報于9260元/千克,漲幅0.99%,突破9200元/千克關鍵心理關口。這一走勢背后,既有工業需求爆發的支撐,也暗含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博弈。
多重利好驅動銀價上行
1. 工業需求:新能源賽道催生“白銀牛”
據世界白銀協會數據,2025年全球白銀工業需求占比預計突破55%,供需缺口擴大至8800噸。光伏領域成為核心驅動力:N型電池滲透率提升疊加全球光伏裝機量激增,推動單GW用銀量達70噸,2025年光伏用銀量預計達7560噸,較2022年翻倍。盡管“少銀化”技術推進,但N型電池銀耗增量仍主導需求增長。
電動汽車與AI數據中心的需求同樣強勁。電動車單車用銀量較傳統燃油車提升71%,充電樁、車載電子系統進一步擴大需求半徑;5G基站建設、智能穿戴設備普及則推動銀基導電材料用量激增。中國作為全球光伏產業核心,2023年裝機量占比48.7%,直接拉動白銀消費升級。
2. 金融屬性:美聯儲降息預期點燃做多情緒
美聯儲副主席鮑曼近日公開支持9月降息,并呼吁盡快啟動政策調整。市場普遍認為,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疲軟(新增僅7.3萬人,前值下修25.8萬)已為降息提供充分理由。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5%,若通脹數據進一步軟化,50個基點降息的可能性亦存。
降息周期下,實際利率下行將降低無息資產持有成本,歷史數據顯示,白銀在降息周期中的漲幅常超黃金。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如中東局勢、俄烏沖突)推動白銀ETF持倉單周增8.7%,遠超黃金ETF的3.2%,避險需求成為銀價上行的重要推手。
3. 技術面:突破關鍵阻力位,短期或維持強勢
從技術面看,滬銀主力合約突破9200元/千克心理關口后,上方目標位指向9500-9600元/千克區間。MACD指標顯示多頭力量聚集,但需警惕短期超買信號。若美元指數跌破98關口或長端利率拐頭向下,銀價可能進一步打開上行空間。
后市展望:工業需求與政策博弈共舞
短期(1-3個月):
美聯儲9月降息落地前,銀價預計維持震蕩上行,下方支撐位參考9000元/千克。
需警惕美國8月CPI/PPI數據超預期,若通脹黏性顯現,可能壓制降息預期。
中長期(6-12個月):
光伏、電動汽車需求剛性增長與供給端瓶頸(伴生礦為主、主產國產能受限)的矛盾將持續,2025年供需缺口或擴大至1萬噸以上。
若全球央行“去美元化”進程加速,白銀作為戰略配置資產的金融屬性將進一步凸顯,長期目標價可看至10000元/千克。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