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8月6日,長江綜合電池級碳酸鋰(99.5%)均價報6955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650元;工業級碳酸鋰(99.2%)均價67900元/噸,同樣下跌650元。期貨市場則逆勢走強,主力合約尾盤拉升,收漲1.58%至69620元/噸。這一反差折射出當前碳酸鋰市場的核心矛盾:供應高位維持與下游旺季備貨需求前置的博弈,疊加市場情緒反復,共同塑造了“區間震蕩”的主基調。
供應端:結構性調整,整體維持高位
近期碳酸鋰供應端呈現“此消彼長”特征。鋰云母和鹽湖提鋰產量因原料季節性擾動或技術調整出現下滑,但鋰輝石端產量提升較快,彌補了部分缺口。數據顯示,2025年7月中國鋰輝石進口量同比增長22%,澳洲與巴西礦源供應穩定,疊加國內鋰礦選礦效率提升,推動鋰輝石路線產量占比升至45%。
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碳酸鋰供應量將達120萬噸LCE,中國占比超60%。盡管部分工藝路線產量波動,但整體供應仍維持高位,社會庫存雖小幅去化,但絕對量仍處近三年高位,壓制價格上行空間。
需求端:旺季備貨前置,排產增加但隱憂仍存
下游消費即將迎來傳統旺季,但需求前置現象明顯。8月以來,動力電池企業排產計劃環比提升15%,儲能電芯排產占比升至32%,部分訂單提前至8月釋放,推動下游采購量增加。然而,這一需求增長存在兩大隱憂:
終端市場增速放緩:2025年1-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8%,但環比增速已從Q1的12%降至Q3的8%,顯示市場逐漸進入飽和期;
替代技術沖擊:鈉離子電池量產線成本降至0.65元/Wh,雖能量密度不足,但在兩輪車、儲能領域已形成替代效應,分流部分碳酸鋰需求。
市場情緒:反復震蕩,資金關注“庫存去化”信號
今日碳酸鋰期貨尾盤拉升,反映資金對“基本面邊際好轉”的預期。社會庫存連續兩周小幅去化,8月第一周庫存下降2.1%,但絕對量仍處12萬噸LCE高位。分析師指出,若8月庫存去化速度提升至5%以上,或觸發短期反彈行情;反之,若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價格可能重返6.8萬-7萬元/噸區間震蕩。
后市展望:短期區間震蕩,中長期關注技術替代與政策導向
短期來看,碳酸鋰價格將在6.8萬-7.2萬元/噸區間波動。供應端結構性調整與下游旺季備貨形成對沖,但高庫存與終端市場增速放緩構成壓力。
中長期,兩大變量將主導價格走勢:
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若2026年前固態電池成本降至與傳統鋰電池持平,可能減少碳酸鋰在動力電池中的用量;
中國儲能政策力度:若“十四五”儲能裝機目標上調,或推動碳酸鋰需求超預期增長。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