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情:

8月18日長江現貨價格動態:
1#銅價報79430元/噸,漲130元;升水為320元/噸,漲20元;A00鋁錠報20550元/噸,跌160元;貼水報10元;1#鋅報22230元/噸,跌150元;0#鋅報22330元/噸,跌150元;1#鉛錠報16850元/噸,持平;1#鎳報121750元/噸,跌100元;1#錫報267000元/噸,漲750元;
一、市場環境綜述
本周有色金屬市場呈現"宏觀驅動趨弱,基本面主導分化"的特征。美國7月PPI數據超預期引發降息預期修正,地緣政治擾動與美聯儲杰克遜霍爾會議臨近構成主要宏觀變量;國內經濟數據疲軟與政策預期形成對沖。資金交投情緒轉向謹慎,金屬價格在宏觀壓力與基本面支撐中呈現結構性分化。
二、各品種解析
銅:供需緊平衡支撐偏強格局
宏觀面:美國通脹黏性削弱9月降息預期,但中國7月經濟數據疲軟倒逼政策加碼預期升溫,形成銅價雙重支撐。地緣方面,美俄關系緩和限制避險需求,但烏克蘭和平協議進展仍存不確定性。
基本面:礦端供給緊張格局持續,TC費用維持低位;滬銅社庫雖連續兩周累庫,但7.68萬噸的絕對量仍處五年低位。需求端呈現"淡季不淡"特征,現貨升水結構支撐持貨商挺價,下游逢低補庫意愿增強,"金九銀十"預期推動市場預期樂觀。
價格展望:短期震蕩區間7.88-7.95萬元/噸,維持偏強運行姿態。
鋁:震蕩格局中的庫存壓力
宏觀面:PPI超預期與杰克遜霍爾會議臨近構成雙重壓制,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限制鋁價上行空間。國內政策預期與關稅動態形成邊際支撐。
基本面:社庫累積壓力凸顯,滬鋁庫存連續八周增加至76.8萬噸,較6月增長79.18%。終端消費疲軟與市場集中到貨加劇供給過剩擔憂,但電解鋁高產與成本支撐形成價格底部。
價格展望:周內維持2.5-2.85萬元/噸區間震蕩,需關注政策落地與庫存去化節奏。
鋅:供需寬松下的弱勢運行
宏觀面:降息預期降溫與油價下跌構成主要壓力,美聯儲會議前資金交投謹慎。
基本面:礦端供應寬松疊加電解鋅高產延續,內外庫存分化加劇。需求端現貨維持貼水格局,市場逢低補庫量偏低,社庫累積至五個月高位對價格形成顯著壓制。
價格展望:短期震蕩區間2.22-2.65萬元/噸,或呈現窄幅走弱態勢。
鉛:供需雙弱下的價格承壓
宏觀面:通脹數據超預期削弱降息預期,環保限產與原料緊張構成供給約束。
基本面:原生鉛受品位下降與環保限產影響,再生鉛因高溫與監管趨嚴供給受限;需求端被鋰電池替代加速,傳統與新興領域增長均乏力?,F貨交投清淡,高價抑制采購積極性。
價格展望:短期運行區間1.65-1.69萬元/噸,維持偏弱運行。
錫:供應缺口支撐下的震蕩上行
宏觀面:國內制造業PMI復蘇與房地產政策調整形成需求預期,但海外宏觀不確定性抑制漲勢。
基本面:緬甸佤邦復產延遲導致供應缺口難以填補,云南環保檢查加劇精煉錫產能收縮。需求端AI芯片、5G基建等新興領域需求爆發,傳統領域觸底回升預期增強。
價格展望:短期震蕩區間26.52-26.85萬元/噸,若復產不及預期或突破上行。
鎳:過剩格局下的價格尋底
宏觀面:關稅變化與印尼稅收政策構成主要變量,宏觀不確定性加劇波動風險。
基本面:全球鎳市過剩延續,印尼產能擴張與隱性庫存累積施壓價格。需求端不銹鋼減產、新能源車三元電池占比不足拖累消費,礦端成本支撐下方空間有限。
價格展望:短期運行區間12.0-12.25萬元/噸,逢高沽空策略占優。
三、操作策略建議
銅鋁:把握"金九銀十"預期下的波段機會,銅多頭配置優于鋁。
鋅鉛鎳:以反彈沽空為主,關注社庫去化信號。
錫:輕倉試多,嚴格設置止損位。
跨品種套利:多銅空鋅對沖組合可降低系統風險。
四、風險提示
需警惕以下風險因素:美聯儲超預期鷹派表態、緬甸錫礦復產加速、國內政策力度不及預期、地緣沖突惡化引發避險情緒升溫。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杰克遜霍爾會議信號及國內社庫數據變化,保持靈活倉位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閱,不作任何投資入市參考依據。投資有風險,謹慎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