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力勤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盈利預喜公告。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內,公司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預計達12億至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104.4%至155.5%,遠超2024年同期5.87億元的盈利水平。這一業績躍升主要得益于旗下兩大核心項目的產能釋放及運營效率的全面提升。
雙引擎驅動:濕法與火法項目同步發力
力勤資源業績爆發核心動力源于其戰略級項目的落地。其中,濕法ONC項目(氧化鎳鈷濕法冶煉項目)于2025年一季度全面達產,年處理紅土鎳礦能力突破300萬噸,產品涵蓋電池級硫酸鎳、鈷鹽等新能源材料,直接供應寧德時代、LG新能源等頭部電池企業。與此同時,火法KPS項目(鎳鐵火法冶煉項目)通過技術改造,將鎳鐵品位提升至15%以上,單位能耗下降18%,成為全球成本最優的鎳鐵生產線之一。
兩大項目合計貢獻了公司中期凈利潤的60%以上。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力勤資源通過“濕法+火法”雙技術路線布局,已形成對鎳礦全價值鏈的覆蓋,抗周期能力顯著增強。
精細化運營:成本管控與技術升級并舉
除產能釋放外,力勤資源通過三維度優化實現利潤增厚:
???產品結構升級: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從2024年的35%提升至50%,其中電池級硫酸鎳毛利率達45%,較傳統鎳鐵產品高出20個百分點;
???成本控制:通過集中采購、能源循環利用等措施,噸鎳現金成本降低至8500美元,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2%;
???工藝改進:引入AI視覺檢測系統,將濕法冶煉雜質去除效率提升30%,并開發“短流程熔煉”技術,縮短火法生產線周期25%。
公司技術總監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我們已建立全球首個鎳礦數字孿生平臺,實時監控從開采到冶煉的全流程數據,這為持續降本提供了技術底座。”
行業影響:重構全球鎳資源格局
力勤資源的崛起正在改寫全球鎳產業競爭版圖。其OBI島項目(濕法+火法綜合園區)年產能已達12萬金屬噸,占2025年全球新增鎳產能的28%。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通過與印尼國有礦企ANTAM成立合資公司,鎖定未來五年紅土鎳礦供應量的40%,原料安全邊際大幅提高。
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力勤模式證明,中國民營企業在資源端可以通過技術迭代和運營創新,打破傳統礦業巨頭的壟斷。”隨著特斯拉4680電池、比亞迪天神電池等高鎳需求產品的量產,力勤資源有望持續受益于新能源革命的浪潮。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