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近日在青海油田建成首座鈣鈦礦組件光伏示范電站,標志著傳統能源巨頭在新能源技術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這座位于柴達木盆地南八仙地區的高原電站,通過自研鈣鈦礦組件與光儲柴系統融合,實現了綠電直供抽油負荷。
技術突破驅動產業升級
鈣鈦礦電池憑借其理論光電轉換效率更高、弱光性能優異等特性,被視為下一代光伏技術核心方向。2025年以來,國內企業接連攻克產業化瓶頸:昆明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團隊等高校科研團隊都有技術投入。纖納光電更在全球首個商用鈣鈦礦電站中實現高溫季發電量較晶硅組件提升,驗證了技術落地的經濟性。
應用場景加速裂變
從油氣田到建筑外墻,鈣鈦礦技術正突破傳統應用邊界。中國石油的示范電站首次將鈣鈦礦與油氣生產場景結合,通過昆鵬變流器動態調整電壓,實現余電存儲與柴油機智能啟停。青島正推動鈣鈦礦在建筑光伏一體化、車載光伏等場景的應用,其規劃的鈣鈦礦農光互補項目年發電量可滿足數千戶家庭需求。
盡管產業化進程提速,鈣鈦礦仍需突破大面積組件均勻性、長期穩定性等瓶頸。
隨著山東、浙江等地出臺專項扶持政策,鈣鈦礦或將成為區域經濟轉型的新引擎,重塑全球新能源競爭格局。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