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2025年8月14日長江綜合,12um鋰電鋁箔均價35960元/噸;13um鋰電鋁箔均價34710元/噸;15um鋰電鋁箔均價33710元/噸。均較上一交易日跌50元。
這一價格已逼近部分中小廠商的完全成本線(約33000元/噸),新能源產業鏈上游材料端的供需矛盾加劇。
今年以來,電池鋁箔市場出現價格持續下行、加工費不斷壓縮的新情況。業內人士指出,多重因素疊加,行業正面臨需求預期調整、成本支撐減弱和供給快速擴張的三重考驗。
需求端,新能源汽車銷量雖保持20%以上增長,但產業鏈降本壓力層層傳導。頭部電池企業工藝優化成效明顯,單位鋁耗由350噸/吉瓦時降至320噸/吉瓦時;同時,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步伐加快,部分龍頭企業2025年即將投產,市場對鋁箔需求預期相應下調。
成本端,鋁錠價格走弱,滬鋁主力合約較6月高點回落12.3%,原材料支撐減弱。一些企業為加快庫存周轉,主動讓利銷售,市場報價進一步下探。
供給端,2025年國內規劃新增電池鋁箔產能超過30萬噸,而需求增速預計降至18%,產能利用率或跌破七成,階段性過剩風險顯現。
產業鏈議價格局隨之生變。下游電池廠話語權增強,主流企業將采購價與長江現貨鋁價掛鉤,加工費已壓縮至每噸1.2萬元以下,較2024年峰值下降25%。華北某頭部廠商坦言,當前訂單能見度僅兩個月,部分產線已轉產空調箔等傳統品種。國際市場同樣承壓,歐洲進口報價折合人民幣跌至每噸3.1萬元,比國內價格低8%,出口競爭更趨激烈。
分化也在加劇。擁有技術優勢的頭部企業仍保持較好盈利水平:鼎勝新材12微米超薄電池箔加工費穩定在每噸1.5萬元,復合鋁箔產品通過龍頭企業驗證,毛利率高出傳統產品5個百分點;而部分中小廠商已出現虧損,河南一家企業表示,當前售價已無法覆蓋折舊成本。
業內預計,隨著四季度儲能裝機旺季到來,電池鋁箔需求有望階段性回暖,但全年均價或較2024年下降15%—20%,行業洗牌進程或將提前。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