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鋅價走勢整體維持狹窄區間震蕩運行態勢,受到環保政策、庫存變化、加工費調整以及供需預期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周一,滬鋅早間高開,日內行情維持偏強運行姿態,當前盤面繼續圍繞22200附近震蕩。
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現貨鋅市場報價:0#鋅報22170元/噸,上周120元/噸,1#鋅22070元/噸,上周120元/噸。0#鋅貼水50-升水60元/噸,1#鋅貼水120-貼水30元/噸。
?一、短期反彈驅動:多因素共振下的技術性修復?
(一)環保政策影響漸消,生產恢復與庫存累積并存
此前,部分地區因環保要求,鍍鋅生產受到阻礙,導致國內鋅錠社會庫存持續累積。不過,9月3 - 4日河南、天津及河北地區環保要求相繼解除,當地及周邊鍍鋅廠生產逐步恢復。據上期所庫存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5日,鋅錠社會庫存已連續11周累積,較6月20日的42864噸增長103.04%,凸顯當前市場成交疲軟。這表明,盡管生產恢復,但受限車限產等因素影響,下游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社庫仍處于累積階段。然而,進入9月,下游行業有旺季回暖預期,后續鋅錠社庫走勢仍需密切跟蹤,其變化將直接影響短期鋅價走勢。
(二)??LME低庫存支撐與內外盤分化??
LME鋅庫存降至5.5萬噸以下(注冊倉單占比不足30%),注銷倉單占比升至25%,現貨升水轉貼水為升水15美元/噸,反映海外供應偏緊。內外比價惡化(進口虧損擴大至2600元/噸),抑制進口流入,加劇國內現貨流動性壓力。
(三)加工費下調,成本支撐與利潤壓縮并存
現貨市場上,本周多個地區9月國產鋅礦加工費基本敲定,國內部分地區冶煉廠加工費下調50 - 100元/金屬噸不等,國產加工費下調態勢初顯。近期鋅礦供應雖平穩運行,但鋅價持續走低,壓縮了國內礦山生產利潤,礦企對9月加工費上調意愿較低。同時,國產鋅礦價格優勢凸顯,冶煉廠積極搶購,北方部分冶煉廠冬儲階段臨近,對鋅礦需求旺盛,進一步推動了國產鋅礦加工費的小幅下調。加工費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冶煉廠成本,對鋅價形成成本支撐,促使短期鋅價反彈。
(四)9月煉廠排產預減,與外盤共振
從9月煉廠排產情況來看,鋅錠產出環比預減,與外盤低庫存形成短期共振。疊加旺季來臨,市場對下游需求回暖存在預期,滬鋅空頭減倉,帶動盤面反彈。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短期鋅價呈現出反彈態勢。
二、中長期走勢:需求預期喜憂參半,空配思路為主
(一)進口鋅礦虧損擴大,抑制供應
本周內外比價繼續走差,進口鋅礦虧損已擴大至超1500元/金屬噸。這使得礦貿易商觀望情緒濃厚,市場整體鋅礦報盤較亂,冶煉廠采購意愿同樣不高,周內進口成交表現清淡。進口鋅礦供應的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鋅礦的整體供應,但從長期來看,并未改變供需基本面的整體格局。
(二)需求預期不確定,喜憂參半
下游目前處于淡旺季轉換期,受限車限產因素影響,社庫繼續累積,顯示當前需求仍未完全釋放。雖然進入9月有旺季回暖預期,但實際需求復蘇程度仍存在不確定性。若下游需求未能如預期回暖,將對鋅價形成下行壓力。
(三)礦端增量持續兌現,供應壓力漸顯
盡管目前鋅礦供應平穩運行,但礦端增量持續兌現的趨勢較為明確。隨著時間推移,供應端的增加將逐漸對鋅價產生抑制作用。在需求預期不確定的情況下,供應的增加將使市場供需平衡向寬松方向轉變,不利于鋅價上漲。
(四)策略建議:短期波段操作與中長期空配布局??
1.短期(Q3)??
•多單機會??:2.2-2.25萬元/噸區間逢低介入,止損2.15萬元,目標2.35萬元(旺季需求驗證+LME庫存去化);
•套利策略??:內外反套(買滬鋅拋LME),捕捉進口虧損修復機會。
2.中長期(Q4-2026Q1)??
•空配標的??:滬鋅主力合約2.4-2.45萬元/噸分批建倉,止損2.5萬元,目標2.1萬元(礦端增量兌現+累庫壓力);
•對沖組合??:多鉛空鋅(鉛酸電池替代需求回升,鉛鋅價差或擴大至3000元/噸)。
?結語:鋅價周期切換中的結構性機會??
鋅價短期受政策與庫存擾動呈現反彈,但礦端寬松與需求疲軟的中長期邏輯未改。投資者需警惕“旺季不旺”風險,優先布局冶煉利潤壓縮與再生鋅替代邏輯,同時關注美聯儲降息落地對美元計價金屬的脈沖影響。
風險提示??:地緣沖突升級、國內穩增長政策超預期、新能源需求爆發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