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鎳價走勢與核心影響因素
9 月 4 日長江現貨市場 1# 鎳價報 122200 元 / 噸,較前一日下跌 700 元,延續近期弱勢格局。
宏觀經濟壓力下的市場情緒
全球經濟放緩預期升溫,美國 8 月 ISM 制造業 PMI 僅 47.2,連續三個月處于收縮區間,疊加美聯儲加息預期反復,美元指數走強壓制大宗商品估值。歐盟碳關稅(CBAM)即將于 2026 年覆蓋不銹鋼出口,中國對歐出口成本預計增加 ,進一步削弱需求預期。多方靜候非農數據公布情況,資金謹慎觀望,市場風險偏好降溫,本交易日鎳價弱勢震蕩。
供應端:印尼鎳礦配額持續增加,濕法冶煉(HPAL)項目集中投產推動MHP(氫氧化鎳鈷)及高冰鎳產量攀升,供應寬松格局進一步強化。菲律賓雨季結束后中低品位鎳礦到港量顯著增加,國內港口鎳礦庫存持續累積,加劇原料端供應過剩壓力。硫酸鎳生產雖受MHP短期檢修影響呈現局部挺價,但整體供應過剩態勢未改,中間品流通量仍處于高位。
需求端:不銹鋼方面,傳統消費旺季需求未達預期,鋼廠以剛需采購為主。200系不銹鋼憑借成本優勢擠占300系市場份額,主流鋼廠主動調整生產節奏以應對需求不足。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導致前驅體企業排產謹慎,高鎳三元電池訂單恢復緩慢,企業多以消耗現有庫存為主,主動采購意愿低迷。房地產拖累持續整體工業用鎳需求承壓明顯。
技術與產業變革
高冰鎳突破:青山集團打通鎳鐵-高冰鎳工藝,拓寬紅土鎳礦應用領域,降低新能源電池用鎳成本,但也加劇了不銹鋼與新能源產業對原料的競爭。
固態電池潛力:若2027-2030年固態電池商業化,高鎳正極材料需求可能爆發,為鎳市場帶來新增長點,但技術替代風險(如鈉離子電池)仍需關注。
中國角色
產業鏈優勢:中國在不銹鋼、電池制造等領域全球領先,但鎳礦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需加強海外布局。
政策引導:國內政策推動資源回收利用,鼓勵“城市礦山”開發,提升鎳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短期價格預測,技術面:若鎳價跌破 12.05 萬關鍵支撐位,短期或下探 12 萬整數關口。風險提示:關注 9 月非農數據、印尼鎳礦出口政策調整及新能源需求邊際變化。
結語
當前鎳市處于 “宏觀壓制 + 供需雙弱” 的共振周期,短期難見趨勢性反轉。投資者需警惕庫存累積與成本坍塌的雙重風險,重點關注 12 萬關口支撐力度。中長期看,印尼產業鏈升級與新能源技術路線變革或重塑供需格局,但需等待明確的拐點信號。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