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1-5月中國鉬產品累計進口18758噸鉬(折合金屬量),同比增加18.51%;2025年1-5月中國鉬產品累計出口10467噸鉬(折合金屬量),同比減少0.65%;2025年1-5月份中國鉬產品累計凈進口8291噸鉬(折合金屬量),同比增加55.26%。
這一數據背后,是??高端制造需求井噴、全球供應鏈重構與政策博弈??的深度共振。當鉬成為大國競爭的“戰略籌碼”,中國如何突破資源桎梏、重塑全球定價權?
一、供需裂變:國內需求激增與海外供應收縮
??軍工+新能源驅動需求爆發??
2025年中國鉬消費量預計突破32萬噸,其中??軍工領域占比提升至15%??。核聚變裝置鎢鉬屏蔽材料、航天高溫合金需求激增,推動洛陽鉬業、金鉬股份等企業高端鉬材訂單翻倍。新能源汽車領域,鉬基電池正極材料需求年增速達??8%??,寧德時代、比亞迪加速鎖定上游資源。
??海外供應收縮加劇進口依賴??
智利、秘魯等主產國因環保政策趨嚴,1-5月對華鉬精礦出口量同比下滑12%,導致國內冶煉企業原料缺口擴大至??1.2萬噸??。哈薩克斯坦巴庫塔鉬礦投產延期,進一步推升進口溢價。
二、政策博弈:資源民族主義與技術突圍
??出口管制催生“資源換技術”模式??
中國對鉬制品出口管制升級后,歐洲APT現貨價格較國內溢價擴大至??25%??。廈門鎢業通過綁定寧德時代NL結構正極材料技術,實現“高純鉬粉出口豁免”,單噸附加值提升??40%??。
??綠色冶煉倒逼產業升級??
2025年《鉬行業綠色生產標準》實施后,中小冶煉廠環保改造成本激增??30%??,行業集中度提升至??75%??。金堆城鉬業率先實現廢水零排放,冶煉回收率突破??96%??。
三、資本暗戰:期貨缺失下的套利狂歡
??貿易商囤貨量占流通庫存35%??
國內尚未推出鉬期貨,現貨市場呈現“有價無量”格局。江西、湖南等地貿易商囤貨量達??2.8萬噸??,利用歐盟2萬噸戰略儲備招標窗口套利,單噸溢價超??3萬元??。
??龍頭股逆勢吸金??
6月24日鉬概念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入??1.2億元??,洛陽鉬業獨攬8,000萬元,機構押注其哈薩克斯坦KFM銅鈷礦伴生鉬資源釋放。
四、未來變量:三大臨界點預警
??技術替代加速??
碳化硅刀具成本較年初降??20%??,切削工具領域替代率逼近??25%??;鉬基催化劑面臨稀土材料沖擊,倒逼企業研發鉬-石墨烯復合新材料。
??地緣政策反噬??
歐盟擬對華鉬制品加征??25%關稅??(7月落地概率60%),或沖擊國內??8.2%??出口份額。智利礦業稅上調至??45%??,全球鉬礦開采成本曲線陡峭化。
??核聚變商業化進程??
法國WEST裝置Q3啟動??6,000噸鉬組件招標??,中鎢高新、廈門鎢業競標高熵合金涂層技術,遠期溢價空間達??40%??。
??短期預判??:鉬價或圍繞??18萬-23萬元/噸??震蕩,建議關注軍工鉬材龍頭及核聚變材料供應商。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