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長江綜合鎢粉均價收報4440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0元/噸,延續近期強勢格局。這一漲幅背后,是環保限產導致的供應收緊與光伏、制造業需求爆發的雙重驅動,而章源鎢業等龍頭企業通過技術升級與產能布局,正成為本輪行情的最大受益者。
環保風暴下供應持續收緊
根據生態環境部《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環保專項整治方案》,江西、湖南等主產區關停不符合排放標準的鎢礦18座,2025年上半年鎢精礦產量同比下降5.8%,庫存較6月底下降22%,創年內新低。同時,中國鎢儲量雖占全球47%,但高品位礦占比不足30%,開采成本逐年攀升,2025年鎢精礦綜合成本突破28萬元/噸,成本支撐線成為鎢價難以下行的關鍵因素。
需求端爆發:光伏與制造業雙引擎
光伏賽道:單GW光伏產能鎢絲消耗量達3噸,2025年全球鎢絲需求預計突破4500噸,市場規模超20億元。廈門鎢業光伏鎢絲全球市占率超65%,與隆基綠能、TCL中環等頭部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
制造業復蘇:2025年1-7月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產值同比增長18.3%,鎢作為硬質合金核心原料(占比超80%),消費量隨之攀升。章源鎢業等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超細鎢粉產能,滿足高端刀具、模具需求。
新能源領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添加鎢元素可提升能量密度,2025年動力電池領域鎢消費量同比增長22%。
龍頭企業業績印證行業景氣
章源鎢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06億元(+32.65%),凈利潤1.15億元(+2.54%),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鎢產品均價同比上漲15%;超細碳化鎢粉、高精度涂層刀片等高端產品銷量占比提升至40%。
廈門鎢業聚焦光伏鎢絲賽道,2025年Q2鎢絲出貨量達800億米,全球市占率突破65%。光伏鎢絲技術突破,斷線率降低50%,深度綁定隆基、晶科等頭部客戶。研發的納米晶粒硬質合金硬度達HRA93.5,使用壽命是傳統產品的5倍,正在重塑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的市場格局。數控刀片市占率達18%,高端產品占比超40%,軍工訂單占比提升至25%。
未來走勢:短期高位震蕩,中長期中樞上移
1. 短期(1-3個月):供需弱平衡主導波動
供應端:若環保督察持續,鎢精礦產量或進一步收縮,但內蒙古、甘肅等主產區工業用電價格下調,部分抵消原料成本壓力,冶煉企業利潤空間改善。
需求端:買方積極補庫,章源鎢業等企業訂單排至Q4,但部分貿易商擔憂高價抑制下游需求,選擇分批出貨,或引發短期回調。
技術面:MACD指標現金叉信號,RSI指標進入超買區間,短期或延續震蕩,但下方43萬元/噸支撐較強。
2. 中長期(2025-2026年):需求增長潛力巨大
制造業升級:若2025年Q3制造業PMI持續高于榮枯線(預計達51.2%),鎢價可能突破460000元/噸。
新能源賽道:光伏鎢絲、動力電池材料需求持續放量,疊加技術升級與產能集中度提升,鎢價中樞有望持續上移。
回收體系:格林美等企業加速布局鎢回收技術,但短期對原生鎢需求影響有限。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