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延續強勁增長態勢,德國8月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飆升46%,推動行業整體滲透率攀升至新高。
然而,在這一繁榮景象中,特斯拉卻成為“逆行者”——其在德國、法國、丹麥等主要市場的銷量連續數月大幅下滑,8月注冊量跌幅普遍超過40%,僅在挪威實現21%的微弱增長。
從區域表現看,特斯拉在核心市場的潰退尤為顯著。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數據顯示,8月特斯拉注冊量同比減少39%,前八個月累計跌幅達56%;法國、丹麥和瑞典同期注冊量分別下降47.3%、42%和84%,其中瑞典市場單月銷量較去年同期腰斬。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統計顯示,特斯拉7月在歐盟的銷量同比下滑40%,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2.5%縮至1.7%,同期比亞迪在歐洲注冊量同比激增225%,以13,503輛的成績超越特斯拉。
2025年前七個月,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6%,德國、英國等國單月銷量增幅持續保持在20%以上。
特斯拉的困境源于多重因素:產品迭代滯后導致競爭力下降,Model Y車型自2020年上市后未進行重大更新,交付周期延長至3-5周;馬斯克公開支持歐洲極右翼政黨的爭議性言論引發消費者抵制,法國、德國等地甚至發生針對特斯拉充電樁的破壞事件。
中國品牌的強勢崛起進一步擠壓了特斯拉的生存空間。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實現本地化生產,2025年1-7月海外銷量突破55萬輛,覆蓋英法德等40余國。
市場調研顯示,超半數歐洲消費者因品牌爭議轉向其他選擇,特斯拉在二手市場的保值率下降,進一步削弱市場地位。
面對危機,特斯拉計劃第四季度推出低價新車型,但分析認為此舉難以扭轉頹勢。歐洲監管機構對輔助駕駛功能的審批延遲、生產線改造導致的產能波動,以及中國車企在充電樁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完善,都為特斯拉復蘇設置障礙。
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若特斯拉無法在2025年底前完成產品革新與品牌重塑,其歐洲市場份額可能進一步萎縮。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