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綠電鋁報價區間為21,230-21,270元/噸,均價報21,25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元/噸。
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綠電鋁作為清潔能源金屬的戰略價值持續凸顯。從政策驅動到產業升級,從成本重構到需求爆發,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綠電鋁市場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
政策與成本雙輪驅動,供應韌性持續強化
內蒙古霍林郭勒等綠電鋁示范基地的產能釋放,疊加西南地區水電季節性回升,市場對四季度供應穩定性預期增強。國家發改委推動的綠電鋁直供試點政策,明確新能源項目可向電解鋁企業專線供電,內蒙古地區綠電鋁產能占比已提升至全國總量的35%。與此同時,電解鋁生產電力成本中綠電占比突破45%,風光發電邊際成本趨近于零的特性,為鋁價提供了剛性支撐。
需求分化加劇,新能源場景成核心增長極
新能源汽車及光伏領域對高純度綠電鋁的需求保持強勁韌性,光伏支架訂單環比增長8%,充電樁外殼、電池托盤等部件滲透率快速提升。海外市場方面,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對高碳足跡鋁制品征稅壓力加大,推動出口企業加速轉向綠電鋁生產,東南亞基建項目對高強耐蝕鋁材需求激增,形成新的增長點。
反觀傳統建筑用鋁領域,受地產鏈拖累持續疲軟,華東地區鋁型材企業開工率較上月下降,部分企業轉向再生鋁替代方案以降低成本。
產業鏈利潤再分配,技術升級重塑競爭格局
綠電鋁價格上漲帶動上游電力、氧化鋁環節盈利改善,下游加工企業則通過長單鎖定原料成本,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再生鋁產業雖面臨稅收返還政策終止的短期沖擊,但新疆、甘肅等地加速布局綠電熔煉項目,2027年前計劃建成5個國家級再生鋁示范基地,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路徑。
當前市場情緒偏向謹慎樂觀。四季度采暖季綠電供應缺口、氧化鋁價格波動及政策細則落地進度,將成為價格走勢的核心變量。
若四季度綠電供應缺口擴大,綠電鋁價格或突破21,500元/噸關口,但全年均價預計仍將維持在21,000-21,800元/噸區間震蕩。
中長期來看,全球綠電裝機容量若按當前增速擴張,到2030年綠電鋁在電解鋁總產量中的占比有望突破30%,溢價空間將進一步釋放。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