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9月9日,長江綜合鎢粉均價飆升至??646250元/噸??,單日再漲??5000元??,較年初312000元,實現??107%??的漲幅,創歷史新高。這一價格異動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供需格局重塑與戰略價值凸顯。
供應端:總量控制+資源枯竭,供給剛性持續強化
自然資源部2025年首批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58000噸,較2024年減少4000噸,降幅達6.45%。江西、云南等主產區開采量分別縮減2370噸、400噸,疊加環保安全檢查趨嚴,市場流通量銳減。更值得關注的是,鎢礦品位持續下滑——中國鎢原礦品位從2004年的0.42%降至2020年的0.28%,黑鎢礦資源瀕臨枯竭,白鎢礦開采成本激增。新項目如江西小東坑鎢礦年采選規模僅30萬噸,遠不足以填補存量礦山減產缺口。海外方面,巴庫塔鎢礦雖2025年4月商業化生產,但首批進口精礦僅174噸,海外增量顯著低于預期。
需求端:新能源+高端制造,需求井噴式增長
需求側呈現爆發式增長。光伏領域,鎢絲滲透率從2024年的20%飆升至2025年的40%,全球需求超4500噸;鋰電池正極添加鎢提升能量密度,2025年消費量同比增22%至1500噸。硬質合金作為"工業牙齒",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半導體等領域需求穩定增長,2024年中國硬質合金產量達6萬噸,同比增長9.09%。美國將鎢納入關鍵礦產清單,國防工業本土化戰略推動鎢需求長期向好。
龍頭企業:調價潮+業績兌現,產業鏈利潤向上游集中
龍頭企業已率先反應。江鎢控股集團9月上半月黑鎢精礦指導價27.5萬元/標噸,較8月下半月上調6.2萬元/噸,漲幅29.11%;章源鎢業黑鎢精礦報價28萬元/標噸,月漲幅45.45%。業績方面,洛陽鉬業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82億-91億元,同比增51.37%-67.98%;廈門鎢業鎢產業鏈營收同比增長11.75%,硬質合金銷售訂單激增。產業鏈利潤呈現"微笑曲線",上游資源端占據絕對話語權。
戰略價值:不可再生資源屬性+地緣博弈,鎢價中樞長期上移
作為不可再生戰略資源,鎢的全球儲采比僅57年,中國儲量占比52%但產量占比超80%,資源優勢顯著。美國通過《國防生產法》推動本土鎢供應鏈建設,加拿大、澳大利亞加速礦山開發,但海外項目如桑東鎢礦投產延期,全球供給彈性受限。國內方面,《再生鎢原料》行業標準實施及"反向開票"政策,推動再生鎢回收利用率向40%的發達國家水平靠攏,但短期仍難改變原生礦主導格局。
當前,鎢市呈現"供應剛性、需求分化、成本支撐"特征。短期看,剛需補庫與出口修復將驅動價格彈性;中長期,資源稀缺性疊加戰略屬性,鎢價中樞有望持續抬升。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