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現貨黃金以36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為跳板,盤中創下3654.20美元歷史新高,COMEX黃金期貨12月合約同步逼近3654美元高位。這一突破背后,是多重因素共振的必然結果——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疲軟、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技術面強勢形態共同推高金價,更揭示出國際金融格局的深層變革。
非農數據引爆降息預期,黃金避險屬性凸顯
當日公布的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成為最大推手:新增就業僅2.2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5萬人,失業率攀升至4.3%創2021年以來新高。數據公布后,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飆升至97.4%,美元指數應聲下挫,黃金作為無息資產的對沖價值被空前放大。技術面上,金價穩守EMA50均線支撐,MACD指標呈現金叉放量態勢,RSI雖觸及超買區間,但多頭趨勢未改。分析師指出,若金價站穩3550美元支撐位,上行目標可延伸至3580-3600美元區間,但需警惕日線級別sto指標超買引發的短期回調風險。
全球央行“囤金潮”重構儲備體系,黃金挑戰美債地位
更深層的結構性變化來自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重構。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全球央行已連續14個季度凈購入黃金,2025年購金量預計達1180噸,黃金在除美聯儲外央行儲備中的占比自1996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首席分析師王彥青指出,這一轉折標志“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開始”——在俄烏沖突后美元資產信用受損的背景下,黃金作為“不受任何主權限制的終極硬通貨”,正成為各國央行對沖地緣風險、分散儲備風險的核心資產。這種“去美元化”趨勢在黃金價格上得到直接體現:今年以來黃金期貨價格上漲36%,遠超標普500指數8%和比特幣19%的漲幅,創下19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的第三輪大牛市。
風險與機遇并存,高位需警惕回調壓力
盡管多頭趨勢明確,但高位風險不容忽視。技術面顯示,黃金日線級別靈動指標sto已處超買區間,若非農數據后續引發短期獲利了結,可能觸發3530-3540美元區間的技術性回調。但從周線級別看,布林帶開口向上延伸,中軌線支撐多次驗證有效,整體看漲前景依然強烈。分析師強調,當前黃金正處于歷史第三輪大牛市的中期階段,其上漲邏輯與1970年代滯脹時期、2008年次貸危機后的兩輪牛市形成歷史呼應——貨幣體系不穩定、通脹與地緣風險抬頭,推動黃金成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首選資產。
在全球央行持續增持、美聯儲政策轉向、地緣沖突延宕的多重利好下,黃金的避險與抗通脹屬性將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然而,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資產的超速上漲都需警惕均值回歸風險。投資者在把握趨勢的同時,應密切關注非農數據后續影響、美聯儲政策路徑及技術面關鍵支撐位的驗證情況,以動態調整投資策略。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