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報收9930元/千克,單日跌幅190元/千克,跌幅1.88%;截止11:00滬銀主力2512合約報9958元/千克,下跌153元/千克,跌幅1.51%。
驅動因素深度解析
1.美聯儲政策轉向的雙重效應
降息預期強化:CME FedWatch工具顯示,美聯儲9月降息25個基點概率已升至89.2%,12月再降息預期達65%。歷史數據顯示,降息周期開啟后60天內白銀平均漲幅達4%,但當前市場已提前消化部分利好,短期或面臨獲利回吐壓力。
美元指數承壓:當日11:01美元指數96.727,微漲0.08%。人民幣匯率受此支撐,8月中間價累計升值1.2%,但國內工業需求疲軟對沖了部分升值效應。
2.供需結構分化凸顯
供應端:墨西哥6月白銀產量同比降7%,全球礦山供應增長乏力;中國光伏搶裝潮后,9月白銀工業需求環比下降8%,但全年光伏用銀量預計同比增長12%至6100噸。
需求端:A股白銀板塊遭遇重挫,湖南白銀、白銀有色單日跌幅超2.4%,顯示市場對三季度業績預期的悲觀情緒;而國投瑞銀白銀期貨ETF逆勢上漲0.58%,反映期貨升水結構下資金避險需求。
3.宏觀經濟與地緣風險交織
美國經濟數據矛盾:8月非農就業僅增2.2萬人,失業率升至4.3%,但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3%,通脹預期升溫至2.9%。
地緣政治擾動:中美經貿團隊馬德里會談達成框架共識,但TikTok問題懸而未決,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技術面與后市展望
短期支撐:滬銀2512合約在10000元/千克附近形成技術支撐,若跌破可能下探9980元/千克;國際銀價需關注42美元/盎司的多空爭奪。
中長期邏輯:全球央行購金/銀儲備持續、光伏產業剛性需求、地緣風險避險屬性構成長期支撐,但需警惕美國關稅政策反復、加密貨幣分流資金等風險。
風險提示與投資邏輯
短期:關注9月18日美聯儲議息會議點陣圖信號,若釋放更強鴿派信號或觸發反彈;反之可能延續震蕩。
長期:白銀作為工業金屬與避險資產的雙重屬性,在新能源轉型與貨幣寬松周期中具備戰略配置價值,但需警惕高估值風險。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