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9 日,長江現貨 1# 白銀均價報 11200 元 / 千克,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 320 元;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期貨更顯活躍,截至 11:00,滬白銀主力 2512 合約報 11160 元 / 千克,上漲 234 元,漲幅達 2.14%,盤中最高觸及 11299 元 / 千克的階段性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貴金屬板塊集體走強,黃金 T+D 單日暴漲 4.62% 至 910 元 / 克,滬金期貨漲幅達 4.73%,為白銀提供強烈情緒支撐。?
黃金強勢突破帶動板塊聯動?
作為 “黃金影子資產”,白銀的上漲與國際金價的高位震蕩密切相關。10 月 9 日倫敦金現站穩 4020.33 美元 / 盎司,較前一日上漲 0.22%,國內實物黃金價格同步攀升,周大福、金至尊等頭部金店報價均突破 1160 元 / 克。分析師指出,黃金突破 4000 美元關口后,市場對貴金屬的配置熱情向白銀傳導,尤其白銀前期漲幅滯后于黃金,存在補漲動力。?
宏觀寬松環境釋放金融屬性溢價?
美聯儲降息預期與美元走弱持續為白銀注入動能。結合高盛此前研報邏輯,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已成為貴金屬定價核心變量 ——9 月美聯儲降息后,流動性寬松環境降低白銀持有成本,而美元貶值進一步提升以美元計價的白銀吸引力。盡管當日紐約銀出現短期回調,但國內市場受 “穩增長” 政策預期加持,《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強化了資金對大宗商品的配置信心,與銅市受宏觀因素支撐的邏輯形成呼應。?
工業需求托底疊加庫存支撐?
白銀的工業屬性為價格提供基本面支撐。新能源產業擴張帶來的結構性需求持續釋放:光伏裝機旺季帶動銀漿消耗量增長,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 40% 推動電子電氣用銀需求上升,這與銅、鈷等新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邏輯形成協同。從市場結構看,滬白銀主力 2512 合約持倉量達 269940 手,成交量 32938 手,顯示資金主動增倉跡象,短期供需緊平衡態勢顯著。?
市場觀察:短期強勢難掩內外分化風險?
當前白銀市場呈現 “國內強于國際” 的分化特征:國內現貨、期貨漲幅均超 2%,而紐約銀當日下跌 1.71% 至 48.155 美元 / 盎司,內外價差擴大至 300 元 / 千克以上。機構提醒,這種分化可能受跨境套利資金流動影響,需警惕國際銀價回調對國內市場的傳導風險。?
機構對后市分歧猶存:樂觀派延續高盛 “貴金屬長牛” 邏輯,認為宏觀寬松與工業需求共振將推動白銀突破 12000 元 / 千克;謹慎派則指出,紐約銀未能站穩 49 美元關口,且滬銀主力已逼近前期阻力位,短期或面臨 11300-11500 元 / 千克區間的拋壓。?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