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多家光伏龍頭企業確認收到主管部門通知,將于8月19日參加專項座談會。這場在行業產能過剩與國際貿易摩擦雙重壓力下召開的會議,被業內視為光伏產業政策調整的關鍵風向標。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國內光伏組件產能利用率已跌破58%,而同期出口量同比下滑21.3%,庫存水位攀升至歷史峰值。
據相關人士推測,此次會議的核心議題可能直指產能結構性矛盾。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7月光伏組件出口額同比下降19.8%,但N型TOPCon組件出口占比逆勢提升至47.3%,較2024年同期增長22個百分點,技術迭代加速與產能擴張失速的撕裂狀態,迫使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值得關注的是,參會的隆基、晶科、天合光能等企業,近期均有消息宣布推遲原定擴產計劃。
預計政策或將從三方面發力:首先是建立產能預警機制,國家能源局擬將光伏制造項目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監測體系,對產能利用率低于60%的地區實施投資預警;其次加速落后產能出清,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修訂草案擬將P型電池效率門檻從23%提升至25.5%,預計將淘汰30%存量產能;第三推動國際產能協作,商務部正牽頭制定光伏出海“白名單”,對通過碳足跡認證的企業給予出口退稅加成。
市場對此已經有所反應,截止8月15日收盤,光伏ETF份額較上月增長17.8%,機構資金加速布局技術領先企業。通威股份近期獲得國家大基金二期注資50億元,專項用于HJT電池量產技術攻堅;而阿特斯則宣布與沙特主權基金共建7GW組件工廠,開創“技術換市場”新模式。
此次座談會更深遠的意義在意重構產業生態邏輯。當全球光伏裝機增速回落,單純依靠規模擴張的模式已然失效,未來競爭將聚焦新的維度,技術迭代速度、綠色制造能力、商業創新模式。正如某參會企業高管所言:“行業正從野蠻生長的青春期,步入精耕細作的成年禮。”
【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p>
【免責聲明】:凡注明文章來源為“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為長江有色金屬網原創,版權歸本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盡可能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標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本網站所發布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