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現行情:
今日滬鋅高開窄幅震蕩,承壓運行。滬鋅2510主力合約收22310元/噸,漲0.02%,盤中最高觸及22425元/噸,最低觸及22290元/噸;成交量增21819手至114993手,持倉量減891手至107827手。滬鋅2509當月合約收22305元/噸,漲0.02%(漲5元),成交量減6143手至15560手,持倉量減5368手至26001手。倫鋅最新報2794美元/噸,跌0.46%。
今日長江有色金屬網現貨鋅市場報價:0#鋅22250-22360元/噸,1#鋅22180-22270元/噸,均持平。其中,長江綜合0#鋅22260-22360元/噸(均價22310元),1#鋅22170-22270元/噸(均價22220元);廣東現貨0#鋅21970-22270元/噸(均價22120元),1#鋅21900-22200元/噸(均價22050元)。對比滬期鋅,2509合約0#鋅貼水65-升水45元/噸,1#鋅貼水135-貼水45元/噸;2510合約0#鋅貼水90-升水20元/噸,1#鋅貼水160-貼水70元/噸。
一、供需失衡:供應高增與需求疲軟構成核心矛盾
供應端:礦松錠增,冶煉廠產量創新高
全球鋅礦供應持續增加,推動鋅礦現貨加工費(TC)上漲。2025年8月,國內鋅精礦加工費升至3900元/金屬噸,進口礦加工費達145美元/干噸,冶煉廠利潤擴大至1500元/噸左右,刺激產量飆升。官方數據顯示,7月國內精煉鋅產量60.21萬噸,同比增23%,8月預計達62萬噸,同比增27%,創歷史新高。云南、內蒙古等地新增產能釋放,疊加檢修復產,供應端壓力持續加劇。
需求端:淡季效應顯著,下游采購意愿低迷
傳統消費淡季下,鍍鋅、壓鑄鋅合金等下游行業開工率不足。7月鍍鋅企業開工率僅57.35%,環比增長0.58%,壓鑄鋅合金開工率48.42%,環比增長0.18%,氧化鋅開工率55.68%,環比下滑0.45%。盡管黑色系價格上漲帶動鍍鋅利潤改善,但整體需求仍顯疲軟,難以消化供應增量。
二、庫存壓力:內外分化加劇,國內高庫存壓制價格
國內庫存累庫創新高,海外去庫支撐倫鋅
截至8月25日,國內鋅錠社會庫存達12.48萬噸,較8月21日增加0.74萬噸,創近年內新高,反映供需矛盾加劇。而LME鋅庫存持續下降,截至8月27日,倫鋅庫存為60025噸,降至逾兩年低位,主要因歐洲冶煉廠因能源成本高企維持低負荷運行,疊加印度、東南亞基建需求增長,部分LME庫存轉移至亞洲市場。
內外價差擴大,出口需求或成緩解渠道
國內高庫存與海外低庫存形成分化,滬倫比值下滑至8附近,接近2024年低點。若價差持續擴大,國內部分供應可能通過出口流向海外,從而緩解國內庫存壓力,但短期來看,國內高庫存仍對滬鋅價格形成壓制。
三、宏觀擾動:降息預期與政策風險交織
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但鋅價反應有限
盡管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釋放鴿派信號,暗示9月可能降息。但根據CME FedWantch工具,目前市場已消化約85%的概率,認為美聯儲將在9月降息至少25個基點,高于此前的75%。不過鋅似乎對宏觀敏感度低于銅、黃金等品種。當前鋅價更多受供需基本面主導,宏觀因素對價格的支撐作用有限。
特朗普政策干預加劇不確定性
8月26日,特朗普試圖解職美聯儲理事庫克,引發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及政策連續性的擔憂。若政治干預加劇,可能導致通脹失控或過度寬松,但此類風險對鋅價的直接影響較弱,更多通過情緒面擾動市場。
四、觀點:中期過剩格局未改,旺季或成關鍵
長江有色金屬網指出,短期鋅價仍維持“高空策略”,核心邏輯在于中期供需過剩格局未改,需求實際表現持續弱于預期,需“金九銀十”旺季兌現實質性改善才能形成支撐。當前國內高庫存(社庫升至近年內高位77,838噸)持續壓制價格,而海外去庫(LME庫存降至逾兩年低位)支撐外盤,但短期供需矛盾難以緩解。盡管宏觀氛圍因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有所回暖,但需求淡季下鋅價上漲動力不足,若旺季需求回升幅度不及預期,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五、結論:旺季能否破局?關鍵看需求兌現
鋅價短期承壓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失衡”與“庫存壓力”。盡管“金九銀十”傳統旺季臨近,下游企業可能開始備貨,但需求回升的幅度和持續性仍存不確定性。若旺季需求顯著改善,疊加出口需求增加,國內庫存壓力或緩解,鋅價有望階段性反彈;但若需求回暖不及預期,供應端的高產量仍可能導致庫存繼續累積,限制價格上漲空間。
建議:關注國內社庫去化節奏、LME庫存變化及“金九銀十”需求實際表現,若社庫開始下降且LME庫存維持低位,鋅價或迎來階段性上漲機會;反之,若需求疲軟延續,鋅價仍將在低位震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