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國際白銀價格盤中再觸38美元/盎司關鍵點位,國內長江現貨1#白銀報9210元/千克(微跌30元)。在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當下,白銀作為"避險及工業"雙屬性貴金屬,其價格走勢正被多重變量緊緊牽引。
宏觀面:避險情緒與政策預期主導波動
當前地緣局勢緊張持續推升市場避險需求,白銀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受益。短期焦點轉向美國關鍵經濟數據:8月12日即將公布7月CPI(預期同比2.8%,高于前值2.7%),若超預期或強化美聯儲降息預期;14日的PPI與初請失業金數據將反映生產端與就業市場狀況;15日的零售銷售(預期環比0.5%)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則指向消費端韌性。此外,同日俄美首腦會晤若達成積極成果,或緩解地緣風險,壓制銀價;反之則可能進一步推高避險需求。
供應端:增長乏力疊加突發擾動
全球白銀供需缺口持續擴大,主產國受資源枯竭、礦山老化及環保政策限制,產量增長乏力。突發風險加劇供應不確定性——近期墨西哥33噸金銀精礦運輸遇襲事件,暴露當地治安問題對礦業運輸的沖擊,市場對短期供應收緊的擔憂升溫。
需求端:工業與投資雙輪驅動強勁
能源轉型背景下,光伏產業成為白銀需求核心增長點(銀漿是光伏電池關鍵材料),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亦拉動電子元件用銀需求;電子、醫療等領域對白銀的剛性需求進一步支撐基本面。投資端,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推升避險訴求,銀條、銀元寶等產品銷量顯著增長,資金加速向白銀等避險資產配置。
消費端:價格傳導分化,需求韌性猶存
工業領域(如光伏組件、新能源車)或通過提價消化成本,手機、電腦等含銀電子元件可能“減配”應對,但因白銀不可替代性,短期消費需求難大幅下滑;首飾消費端,銀價上漲致終端價格上調15%-20%,部分消費者轉向替代品,但設計工藝突出的產品仍保持市場熱度。
短期展望:多空博弈下上行概率占優
綜合來看,地緣風險、供應擾動及強勁需求支撐銀價,若美國經濟數據疲軟或俄美會晤無實質進展,避險情緒或推動銀價突破40美元/盎司。但需警惕數據超預期向好(如CPI低于預期)或地緣緩和帶來的回調風險。
結論??:短期白銀價格在多重利多因素支撐下仍有上行空間,但需密切關注美國數據、地緣局勢及美聯儲政策信號,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審慎參與。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