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現象:鋰鹽價格全線上漲,情緒與政策共振
8月12日,長江綜合數據顯示,國內鋰鹽市場出現顯著反彈:
電池級碳酸鋰(99.5%):均價79,050元/噸,單日漲2,500元/噸;
工業級碳酸鋰(99.2%):均價77,400元/噸,單日漲2,500元/噸;
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70,100元/噸,單日漲2,000元/噸;
工業級氫氧化鋰:均價64,700元/噸,單日漲2,000元/噸。
此次上漲與寧德時代宜春鋰礦停產消息直接相關,但業內對供給收縮的實際影響存在分歧。
廣期所市場的碳酸鋰主力2511合約早盤高開上漲。午后13:30分復盤,延續早盤偏強走勢,盤面漲勢強勁。13:47分最新價報87380元/噸,上漲6480元,漲幅8.01%;驅動邏輯??,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停產引發市場對供應收縮的強預期,疊加期貨市場逼空情緒發酵,價格快速攀升。
二、事件核心:寧德時代停產的實質影響
??1、停產規模、時間線??及影響
??產能占比??:枧下窩礦月產碳酸鋰約1萬噸LCE,占國內供應量12%,占全球鋰資源供應的1.2%;
??停產周期??:采礦證續期需完成礦種變更(陶瓷土轉鋰云母礦)的儲量核實,預計至少停產3個月,但年內復產可能性較低。
短期影響:若停產持續至9月,8-9月國內碳酸鋰供應將減少約2萬噸LCE,或緩解當前庫存壓力(當前社會庫存約12萬噸LCE)。
長期視角:寧德時代作為行業龍頭,其停產可能引發市場對其他鋰云母礦的停產預期。宜春市已要求8家涉鋰礦山企業于9月30日前完成礦種變更儲量核實,若后續監管趨嚴,供給收縮預期或進一步強化。
??2、供給替代潛力??
??海外增量??:澳大利亞、非洲鋰礦項目產能釋放(如Greenbushes、Arcadia礦山)將部分對沖國內減量,2025年全球鋰資源供給增速仍預計達15%(CRU預測)。
??國內補充??:青海鹽湖提鋰企業加速辦理礦證續期,藏格礦業、鹽湖股份產能或于9月釋放。
3、需求端:政策催化與現實壓力并存
正向驅動:
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延續,7月動力電池裝車量55.9GWh(同比+34.3%),9-10月“金九銀十”備貨啟動;
儲能領域訂單增長(2025年全球儲能鋰電需求預計達500GWh),支撐高端鋰鹽需求。
現實壓力:
終端車企價格戰傳導至電池環節,動力電池廠商壓價意愿強烈,鋰鹽企業利潤空間受擠壓;
碳酸鋰現貨市場成交低迷,下游“買漲不買跌”心態抑制補庫節奏。
三、價格邏輯:情緒推動短期反彈,長期仍需觀察
1、短期情緒主導:
寧德時代停產觸發供給收縮預期,疊加期貨市場空頭回補,推動價格技術性反彈;
鋰云母礦成本線(約7萬元/噸)構成價格支撐,當前均價已接近成本中樞。
2、長期矛盾未解:
供給過剩格局:全球產能??:2025年全球鋰供應量148萬噸LCE,過剩12.5萬噸,寧德時代停產僅減少全球供應0.67%;
??成本支撐弱化??:外購鋰云母提鋰成本已降至7.6萬元/噸,低于當前現貨價,刺激復產。
政策不確定性:“反內卷”政策或限制產能無序擴張,但地方保護主義可能延緩落后產能出清。
四、多空博弈:政策、資金與產業鏈的角力??
??1、政策風險升級??
??合規審查趨嚴??:宜春8家涉鋰礦山需在9月30日前完成儲量核實,若全面執行或影響18.5萬噸LCE年產能(占全球12.5%);
??行業自律倡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呼吁抵制惡性競爭,或延緩產能釋放節奏。
??2、資金博弈焦點??
??期貨逼空??:廣期所碳酸鋰倉單僅1.88萬噸,虛實盤比達10:1,多頭借停產消息拉高價格;
??現貨倒掛??:即期生產利潤仍倒掛1,200元/噸,下游采購以長單為主,現貨流動性不足。
??3、產業鏈分歧??
??上游挺價??:江西鋰云母企業惜售,報價上調至8萬元/噸以上;
??下游抵觸??:正極材料廠暫緩補庫,觀望情緒濃厚,部分企業轉向回收鋰鹽。
五、投資策略:關注供需邊際變化,警惕情緒退潮
短期操作:若其他鋰云母礦停產預期落地,可博弈價格反彈至8.5萬元/噸區間;
長期配置:優先布局成本優勢顯著的企業(如自有礦企業),以及深加工產品(氫氧化鋰)占比高的龍頭;
風險提示:海外鋰礦加速放量、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政策執行力度弱于預期。
總結??,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停產是當前鋰價波動的“催化劑”,但難以扭轉全球鋰資源過剩的根本格局。短期市場受情緒與資金驅動或延續強勢,但中長期需警惕供給端邊際改善與庫存去化緩慢的雙重壓力。產業鏈企業需理性應對政策擾動,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注:本文分析基于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