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情:

——9月29日長江現貨價格動態:
1#銅價報82380元/噸,跌280元;升水為130元/噸,跌10元;A00鋁錠報20690元/噸,跌80元;貼水報5元;1#鋅報21530元/噸,跌350元;0#鋅報21630元/噸,跌350元;1#鉛錠報16950元/噸,跌175元;1#鎳報122100元/噸,跌700元;1#錫報271250元/噸,跌2500元;
近期有色金屬市場可謂“風起云涌”——美聯儲降息路徑成謎、特朗普關稅陰云未散、印尼礦難推高銅價,而國內政策紅利與消費疲軟形成鮮明對比。本文從宏觀到微觀,拆解銅、鋁、鋅、鉛、錫、鎳六大金屬的價格邏輯,帶你看懂這場“多空博弈”背后的真相。
宏觀:通脹與降息的“拉鋸戰”
9月26日美國PCE數據“中規中矩”:整體年率2.7%、核心2.9%均符預期,消費者支出環比增0.6%超預測。這組數據像“穩定劑”般鞏固了市場對年底兩次25基點降息的共識。但鮑威爾羅德島講話突然轉向就業風險,疊加美國政府或因資金耗盡于10月1日關門,非農數據可能推遲發布,讓降息路徑更添迷霧。更關鍵的是,特朗普宣布10月1日起對建材等加征高額關稅,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市場避險情緒,美元多頭“借勢反撲”,金屬價格普遍承壓。
銅:礦難撐起“虛高”行情?
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Grasberg因礦難停產,機構集體下調2025-2026年供應預期,倫敦銅價沖至15個月新高,滬銅亦達6個月高點。但人民幣兌美元或創兩個月最大單周跌幅,美元計價銅對中國買家成本激增。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雖降6.6%,洋山銅溢價卻維持在53美元/噸的月內低位,進口需求疲態盡顯。國慶長假將至,現貨升水承壓,冶煉廠反饋“大戶采購、小戶觀望”,短期滬銅或震蕩下探,參考81500-82650元/噸。
鋁:政策紅利難抵庫存壓力
國內八部門《有色金屬穩增長方案》力推銅鋁鋰資源開發,疊加貨幣政策寬松,本應支撐鋁價。但上期所倉單庫存連增14周創年新高,國慶長假前出貨商急于變現,貼水貨源充裕,下游補貨難抵庫存壓力。技術面看,鋁價或跌破20550-20850元/噸區間,需警惕“政策熱、市場冷”的背離風險。
鋅:精煉放量遇上“消費淡季”
國內精煉鋅產量持續放量,上期所庫存創年新高,而鍍鋅板出口因房地產疲軟及關稅影響走弱,過剩壓力不減。超強臺風“樺伽沙”更令珠三角消費萎縮,鋅錠累庫預期強化。技術面支撐雖在2.15萬元/噸,但基本面疲軟或推動鋅價大跌。
鉛:供應收縮對沖消費回暖
原生鉛因礦端緊張、四季度供需維持緊平衡,湖南云南部分冶煉廠已減產。需求端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推動車型迭代,儲能板塊提供穩定支撐,國慶前備貨去庫形成低庫存支撐。但短期避險情緒濃厚,鉛價或小跌至16800-17180元/噸,建議短線區間操作。
錫:新質需求難敵傳統疲軟
全球錫礦依賴東南亞與南美,緬甸復產增量未顯,礦端供應彈性受限。需求端服務器、智能汽車電子“新質需求”雖旺,但鍍錫板等傳統用途飽和,國慶前現貨交投清淡,錫價或震蕩尋底至270500-274650元/噸。
鎳:過剩格局壓制反彈空間
精煉鎳全球過剩,中國印尼新項目投產推高產量,印尼RKAB審批與環保政策成供應變量。不銹鋼“金九銀十”支撐鎳鐵需求,但磷酸鐵鋰電池侵蝕三元電池份額,硫酸鎳需求增速受抑。宏觀面避險情緒疊加累庫壓力,鎳價或下行至120600-121750元/噸。
結語:謹慎為上,勿追漲殺跌
當前金屬市場多空交織,政策紅利與消費疲軟并存,貿易不確定性加劇波動。投資者需緊盯美國非農數據、政府關門風險及國內政策落地效果,避免盲目追漲殺跌。記?。菏袌鲇肋h在“預期差”中前行,謹慎方能行穩致遠。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均源自公開數據,分析基于當前市場動態,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