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長江現貨1#銻錠價格穩定在18.5萬元/噸,連續11個交易日持平;三氧化二銻、銻精礦等衍生品價格同步企穩。這一局面背后,是全球銻產業鏈深度調整下的供需博弈——資源約束與新能源需求擴張形成對峙,政策管控與市場預期交織影響。
一、資源枯竭警報:全球銻供應進入“硬約束”時代
儲量銳減:全球銻礦儲量靜態儲采比不足10年,中國儲量占比從2013年的52%降至2025年的29.7%,湖南、廣西等主產區資源品位持續下降。
產能收縮:2025年國內33家主要銻冶煉企業中,19家停產,剩余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40%,主因原料短缺與環保限產。
進口依賴:海外礦山供應收縮,2025年1-4月銻精礦進口量同比下降28.26%,低品位礦占比超60%,推高冶煉成本。
二、需求結構性分化:新能源成第一驅動力
傳統領域:阻燃劑需求穩定,家電、新能源汽車對銻系材料需求溫和增長。
新興領域:光伏玻璃用焦銻酸鈉需求激增,2025年1-5月銻價經歷三輪上漲,銻精礦均價同比上漲113.3%,銻錠價格突破24萬元/噸。
高端需求:半導體、軍工領域對高純銻(6N以上)需求激增,推動行業向高端化轉型。
三、政策與戰略價值:出口管制重塑貿易格局
出口管制:2024年8月中國對高純銻氧化物等物項實施出口許可管理,導致海外銻市場階段性緊缺,國內外價差一度擴大至25萬元/噸。
戰略儲備:銻被納入國家安全儲備體系,資源管控政策從“總量控制”升級為“資源-技術-市場”一體化管理。
企業應對:湖南黃金依托海外權益礦布局,華鈺礦業通過塔吉克斯坦項目實現套利,行業加速構建再生銻回收體系(預計2030年占比達30%)。
四、后市展望
短期(1-3個月):橫盤震蕩,關注新能源需求兌現
驅動因素:8月光伏裝機進度、海外庫存回補節奏及政策執行力度。
操作建議:關注銻精礦進口數據與冶煉廠復產情況,18萬元/噸附近存在成本支撐。
中長期(6-12個月):資源稀缺性驅動價格中樞上移
供需缺口:全球銻市場年均缺口預計超5000噸,新能源領域消費占比或超40%。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