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8月6日,長江綜合鎢粉均價報4280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500元/噸。與此同時,章源鎢業公布8月上半月長單采購報價:55%黑鎢精礦19.25萬元/標噸(較7月下半月上調1.25萬元)、55%白鎢精礦19.15萬元/標噸(上調1.25萬元)、仲鎢酸銨28.30萬元/噸(上調1.8萬元)。這一輪價格上漲背后,是硬質合金需求爆發與供應結構性收緊的共振,疊加龍頭企業帶頭提價引發的市場跟漲效應。
需求端:硬質合金與光伏雙引擎驅動
硬質合金領域:全球切削工具市場年增8%,中國高端數控刀具國產化率突破65%,推動鎢消費量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1-7月中國硬質合金產量同比增長12%,其中汽車發動機部件、航空航天葉片用鎢需求增長超15%。
光伏與新能源領域:HJT電池用低溫銀漿含鎢量提升至8%,鈣鈦礦電池電極材料國產化突破,帶動鎢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增長。此外,新能源汽車電機磁鋼用鎢需求年增20%,成為新興增長點。
供應端:資源約束與環保壓力并存
原生鎢礦產能受限:全球70%的鎢資源集中在中國,但受環保政策影響,江西、湖南等主產區礦山開工率不足60%。2025年全球鎢精礦產量預計為8.2萬噸,中國占比雖達82%,但實際有效供給因品位下降而縮水。
再生鎢回收率低:再生鎢占全球供應量的25%,但回收技術瓶頸導致實際利用率不足20%。中國再生鎢企業因環保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被壓縮至5%以內,擴產意愿低迷。
出口管制推高成本:中國對鎢精礦出口實施許可證管理,2025年出口量同比下降18%,推高國際市場報價。鹿特丹交貨價達320美元/噸度,較國內價格溢價超40%。
市場情緒:龍頭企業提價引發跟漲預期
章源鎢業作為行業龍頭,其長單報價上調具有風向標意義:
成本傳導壓力:礦山開采成本(含環保投入)已達18萬元/標噸,黑鎢精礦報價19.25萬元/標噸僅覆蓋成本,利潤空間被壓縮至2%以內,提價旨在緩解經營壓力。
市場預期管理:通過主動提價,章源鎢業向市場傳遞“供應緊張”信號,引導中小貿易商跟進。數據顯示,8月6日江西地區55%黑鎢精礦實際成交價已達19.5萬元/標噸,高于長單報價。
未來展望:短期震蕩難改長期上行趨勢
短期來看,鎢粉價格可能在42萬-43萬元/噸區間震蕩。硬質合金企業庫存周期從30天延長至45天,顯示需求韌性;但再生鎢供應增量(預計2025年達2.1萬噸)或緩解部分壓力。
中長期,鎢價上行邏輯未變:
戰略資源屬性強化:中國將鎢列入關鍵礦產清單,2026年《稀土管理條例》或延伸至鎢領域,進一步約束開采與出口。
技術替代風險可控:二維材料替代鎢基合金的研究仍處實驗室階段,短期內難以形成商業應用;石墨烯在導電領域替代率不足5%,鎢的主導地位穩固。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