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9月5日,長江綜合金屬釹均價776,25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5,000元;氧化釹均價635,000元/噸,下跌10,000元。現從供需、政策、市場情緒三大維度深度解析釹價暴跌的核心邏輯:
一、需求端疲軟:磁材企業采購收縮,去庫存壓力凸顯
近期,磁材企業持續去庫存,采購需求明顯偏淡。9月8日國內輕稀土市場鐠釹系價格普遍下滑,下游新能源汽車、風電等領域雖保持增長,但短期訂單增速放緩,疊加“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磁材企業采購意愿顯著降低。部分貿易商成為市場主流賣方,進一步加劇價格下行壓力。
二、供應端壓力:出口管制疊加海外產能瓶頸,短期供應寬松預期升溫
盡管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48.41%、產量68.54%,且2025年4月起對7種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但緬甸內戰導致進口銳減、澳大利亞Lynas礦產能瓶頸等問題,使得全球供給短期內呈現結構性寬松。,包頭市前7月稀土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1%,但受限于產能釋放節奏,短期供應增量有限。然而,市場對“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的預期落空,疊加海外需求疲軟,進一步放大了供應寬松的擔憂。
三、政策與情緒共振:總量調控與市場悲觀預期疊加
工信部《稀土開采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但短期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顯現。同時,市場對中美貿易戰、全球經濟放緩的悲觀預期,疊加“畏高出貨”情緒,導致稀土現貨成交價持續承壓。進入9月后,受需求疲軟影響,價格出現回調,形成“政策托底”與“市場悲觀”的博弈局面。
綜上,釹價暴跌是需求疲軟、供應寬松預期、政策與情緒共振的必然結果。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需求增長,以及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仍為釹價提供支撐。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