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電池級四氧化三鈷報價區間上探至214,000-220,500元/噸,均價217,250元/噸,單日漲幅250元/噸。
當前鈷鹽市場在供應端擾動與需求端備貨共振下呈現階段性反彈趨勢。
供應端:剛果金出口限制持續發酵,國內庫存降至警戒線
自2025年2月剛果(金)實施鈷出口禁令以來,全球鈷中間品供應缺口持續擴大。據洛陽鉬業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披露,該公司鈷金屬產量指引為10-12萬噸,但受出口限制影響,其鈷原料出口進度顯著放緩,導致國內港口庫存降至15-30天的警戒線水平。
與此同時,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量下滑,7月中國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量僅為13,810實物噸,其中來自剛果(金)的占比高達95.6%,供應鏈脆弱性進一步凸顯。
部分貿易商反饋,中小廠商因高價原料庫存壓力,加工費已逼近成本線,市場呈現“大廠穩價、小廠惜售”的分化格局。
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旺季備貨啟動,消費電子需求韌性顯現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金九銀十”備貨潮成為價格支撐的關鍵因素。頭部電池企業9月排產增長,帶動四氧化三鈷采購需求回升,其中高鎳三元前驅體對高電壓四氧化三鈷的需求激增,部分企業單月訂單量增。
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同樣超出預期,盡管暑期為傳統淡季,但2025年8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3%,5G手機滲透率提升至78%,推動鈷酸鋰正極材料廠維持較高開工率,間接拉動四氧化三鈷采購需求。
盡管當前市場呈現供需緊平衡狀態,但需關注兩大潛在風險:一是無鈷電池量產裝車進度若超預期,可能削弱遠期鈷需求;二是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或引發正極材料技術路線調整,磷酸鐵鋰電池性價比優勢或進一步擠壓三元材料市場份額。
短期來看,9月傳統備貨旺季或支撐價格維持高位震蕩,但若鈷期貨持倉量下降引發資金撤離,價格存在回調壓力,四季度四氧化三鈷價格或在21-23萬元/噸區間波動,建議關注剛果(金)政策變動及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