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綜合氯化鈷綜合報價區間為64,100-65,100元/噸,均價報64,6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元/噸。這已是該品種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小幅上行,市場在成本支撐與需求博弈中呈現結構性調整特征。
成本驅動下的價格韌性
當前氯化鈷價格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上游鈷中間品的高位運行。2025年8月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均價環比上漲約8%,疊加剛果(金)政府計劃于9月21日頒布的新出口政策引發供應收緊預期,礦商捂貨惜售現象加劇,現貨流通量持續受限。
冶煉廠方面,鈷中間品采購成本已突破13.3美元/磅,部分中小廠商因成本倒掛被迫減產,進一步壓縮市場供應。盡管下游四氧化三鈷及三元材料企業采購以剛需為主,但原料端剛性成本支撐仍推動價格中樞上移。
需求分化與庫存博弈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鈷鹽的需求呈現“高端穩定、低端收縮”特征。盡管動力電池企業普遍采用高鎳低鈷技術路線,但高端電池仍需添加鈷元素以維持穩定性,頭部電池廠9月訂單環比增長約5%,支撐電池級氯化鈷需求。
反觀消費電子領域,3C產品需求疲軟導致工業級氯化鈷成交清淡。庫存方面,冶煉廠成品庫存周轉天數延長至25天,但中間品庫存仍處歷史低位,供需矛盾呈現結構性特征。
國際貿易與政策擾動
剛果(金)新出口政策的具體條款尚未明朗,市場普遍預期配額管控可能從當前1.2萬噸/月收緊至0.8萬噸/月。若政策落地,預計全球鈷原料供應將減少約15%,刺激囤貨行為重現。
與此同時,歐盟碳關稅政策導致歐洲冶煉廠轉向馬來西亞等新興產區采購,推升區域溢價水平。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1-7月未鍛軋鈷進口量同比增長183%,但進口均價環比上漲12%。
短期來看,鈷中間品價格高位運行與政策不確定性仍將支撐氯化鈷價格,但下游需求復蘇力度不足可能限制漲幅。若剛果(金)新政策未超預期收緊,預計9月氯化鈷價格波動區間將維持在63,500-65,500元/噸。長期而言,高鎳低鈷技術路線滲透率提升及回收技術突破,或逐步削弱鈷資源戰略地位,行業洗牌進程或將加速。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