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長江現貨1#銻均價報??179,000元/噸??,較前日下跌1000元,正式擊穿18萬元關鍵心理防線。此輪下跌是供需矛盾、政策約束及全球供應鏈重構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價格異動:供應“硬收縮”與需求“冷熱分化”??
??全球供應急劇縮減??:
俄羅斯極地黃金2025年上半年銻產量歸零(2024年產量占全球8%),中國1-7月銻礦產量5.3萬噸,同比下滑22%,中俄兩國供應減量對全球銻礦供應端產生約20%的沖擊。國內原料供應緊張,礦商因礦石品位下降及進口量有限普遍惜售,試圖支撐價格。
??需求端“光伏強、出口弱”的分化格局??:
光伏領域需求保持強勁,全國光伏玻璃日熔量維持在88,580噸,企業庫存持續下降,9月光伏組件全球排產計劃約52GW,剛需支撐顯著。然而,出口市場因政策管制陷入冰封——我國對銻相關產品實施出口許可制度,導致銻產品出口量一度暴跌97%。美國超過一半的銻需求依賴從中國進口,管制后其軍工企業供應鏈風險驟升,成本激增。
??內外價差撕裂??:
國際銻錠市場價格高達50,000美元/噸(折合人民幣約42萬元),與國內價格形成顯著差距,價差接近倍值。但這種巨大的內外價差,因出口管制封鎖了跨境套利通道,貿易商被迫在內盤低價出貨,進一步壓制國內市場價格。
??二、產業鏈困境:停產潮蔓延與政策博弈??
??國內冶煉廠大規模停產??:
全國33家主流銻冶煉廠中已有19家停產,產能利用率不足40%。這主要受原料短缺(1-4月銻精礦進口量同比下降28.26%)和環保督察趨嚴的影響。
??政策干預的兩難??:
盡管市場預計2025年10月起銻品出口可能迎來實質性修復,但歐盟擬將銻化合物納入《有害物質限制指令》的威脅又添變數。此外,新實施的《重有色金屬精礦產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規范》抬高了進口原料合規成本。
??三、、未來展望:短期承壓與長期價值重估??
??短期壓力??:
出口管制政策、歐盟潛在限制以及傳統領域需求疲軟將繼續壓制價格。若三氧化二銻價格跌破158,000元/噸關鍵位,可能觸發技術性拋售。
??長期支撐??:
全球銻儲量靜態儲采比不足10年,資源稀缺性顯著。光伏、儲能等新興領域的需求增長,以及銻在半導體、量子計算等高科技領域的應用突破,為其長期價值提供支撐。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