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新三樣”正成為福建外貿的“硬核引擎”!據廈門海關最新數據,今年1—8月,福建鋰離子蓄電池、電動汽車、光伏產品三大“新三樣”出口總額達943.1億元,同比猛增19.9%,創歷史同期新高。更令人矚目的是,8月單月出口118.4億元,已連續6個月突破百億大關,堪稱“月月破百”的黃金賽道。
鋰電“獨挑大梁”,撐起九成江山
在這場出口盛宴中,鋰離子蓄電池堪稱“絕對主角”。1—8月出口額高達872.3億元,占“新三樣”總出口額的92.5%,幾乎是“一己之力”托起整個盤子。業內人士調侃:“其他產品加一塊,還不夠鋰電塞牙縫!”而電動載人汽車作為“新三樣”中的“后起之秀”,出口55.8億元,同比暴漲53.6%,成為增速最猛的“黑馬”。光伏產品雖未單獨列數,但整體“新三樣”的強勁表現已印證其不可小覷的市場潛力。
從“福建造”到“福建智造”:質量與速度齊飛
為何福建“新三樣”能如此“能打”?秘訣在于“智”字當先。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鋰電企業,憑借技術創新和產能優勢,讓“福建鋰電”成為全球產業鏈中的“硬通貨”;電動汽車領域,福建車企通過精準定位海外市場,實現從“貼牌代工”到“品牌出海”的華麗轉身;光伏產業則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和成本優勢,在歐美市場“殺出重圍”。正如一位外貿從業者所言:“現在的福建貨,拼的是技術含量,不是價格標簽。”
單月百億成常態,未來增長“穩”字當頭
值得注意的是,8月出口118.4億元雖比7月略有回落,但“月月破百”的持續表現已打破行業周期規律。專家分析,這既得益于全球新能源需求激增的“東風”,也離不開福建企業在供應鏈韌性上的長期布局。更值得期待的是,隨著RCEP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深度開拓,福建“新三樣”有望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飛躍,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福建智造”名片。
綜合上述,可以看出,福建從“制造”到“智造”,“新三樣”的出海之路,不僅是一場數據的狂歡,更是一場產業升級的生動注腳。當鋰離子蓄電池在全球市場“電”力全開,電動汽車在異國街頭“載人”狂奔,光伏板在陽光下“光”彩奪目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943億的數字,更是中國制造向高端躍升的堅定步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