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銅市風云突變,滬銅主力合約以雷霆之勢突破8.1萬元/噸整數關口,長江現貨價格同步飆至81320元/噸。這場突破并非偶然,而是供應端減產風暴、全球降息周期啟動與新能源需求爆發三重奏的必然結果。站在8萬關口之上,銅價下一目標直指82000元,但這條上行之路究竟是坦途還是險峰?
【供應端:檢修潮疊加陽極板危機,冷料短缺成掣肘】
九月國內冶煉廠迎來集中檢修季,預計影響精煉銅產量約5萬噸,粗煉產能損失達90萬噸。更嚴峻的是陽極板供應危機——華北地區再生銅政策退坡導致陽極板開工率暴跌至19.05%,加工費較上月再降100元至350-550元/噸,冷料短缺已實質性制約電解銅產出。進口方面,印尼Grasberg銅礦停產推高全球銅精礦加工費至-41.3美元/噸,原料端瓶頸凸顯,進口窗口關閉進一步加劇國內供應緊張。
【宏觀面:全球降息周期開啟,銅金融屬性強化】
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超96%,疊加國內存款利率下調,中美貨幣政策共振形成流動性洪流。歷史數據顯示,降息節點附近銅價平均漲幅達15%,2008年與2020年兩次降息周期中銅價分別飆升28%和35%。當前美元指數跌破104關口,為銅價提供堅實支撐。但需警惕政策落地風險——若美聯儲僅降息25個基點,或引發“買預期賣事實”的回調壓力。
【需求端:傳統與新興雙引擎,新能源成最大增量】
傳統領域迎來季節性復蘇,建筑用銅需求環比增8%,空調排產同比轉正。但真正的爆發點在于新能源領域——新能源汽車單月用銅量超15萬噸,同比激增32%;光伏裝機1-8月同比猛增58%,拉動銅桿需求持續攀升。電網投資加速與5G基站建設進一步拓寬銅的消費場景,需求韌性遠超市場預期。
【關鍵矛盾:利多出盡還是趨勢延續?】
多頭邏輯清晰:滬銅倉單同比降85%,LME注銷倉單占比升至22%,擠倉風險升溫;技術面周線級別MACD金叉,8萬關口突破后下一目標指向斐波那契擴展位82000元。但空頭警示不容忽視:現貨升水收窄至貼水30元/噸,下游畏高情緒顯現;精廢價差擴大至2000元/噸,或分流部分精煉銅需求。
【操作策略:震蕩偏強下的節奏把握】
長江有色金屬網分析認為,當前銅價將繼續維持“震蕩偏強”評級,目標81500-84500元,建議逢回調布局多單;但同時也需要注意短期或存回調風險,支撐位看78800元。期貨操作上可采取分批建倉策略,多單79000-79500元分批進場,止損78000元;空單82500元上方輕倉試空,止損83500元。股票配置方面,紫金礦業H股與洛陽鉬業因銅鈷雙驅動受青睞,海亮股份作為銅管龍頭、鑫科材料專注高端銅箔亦具配置價值。
【結語:金九銀十的考驗】
當前銅價上漲是供應收縮、貨幣寬松與需求韌性三重共振的結果。若9月美聯儲降息落地且國內穩增長政策加碼,銅價或沖擊84000元關口;反之,若宏觀利多出盡或需求證偽,市場可能回踩78000元支撐。投資者需緊盯滬銅社庫拐點與陽極板復產進度,在波動中把握節奏,方能在這場銅價盛宴中穩操勝券。
風險提示:美聯儲政策轉向、陽極板供應恢復超預期、下游消費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