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漲勢:政策與需求共振下的估值修復
2025年8月以來,稀土板塊在政策紅利與需求預期雙重驅動下走出強勢行情。Wind數據顯示,萬得稀土概念指數自8月18日以來累計上漲19.41%,北方稀土、中國稀土等龍頭股屢現漲停,部分個股如盛和資源、廣晟有色股價翻倍,市場資金對稀土行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這一輪上漲的核心邏輯在于:
政策規范強化資源稀缺性
8月22日,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稀土開采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建立稀土總量控制指標動態調整機制。新規明確稀土生產企業需在年度總量控制指標范圍內運營,并強化稀土產品流向追溯系統建設。這一政策組合拳不僅遏制了行業亂采濫挖現象,更通過供給端收緊強化了稀土的戰略資源屬性。市場普遍預期,隨著政策落地,稀土資源溢價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下游需求結構性爆發
新能源汽車與機器人產業的快速增長成為稀土需求的核心引擎。據中汽協數據,2025年1-7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823.2萬輛,同比增長39.2%,帶動釹鐵硼磁材需求激增;同時,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4%,其中ABB、發那科等外資品牌在華出貨量增長12%,進一步拉動稀土永磁材料消費。此外,海外出口表現亮眼,1-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130.8萬輛,同比增長84.6%,顯示全球產業鏈對稀土材料的依賴度持續加深。
價格中樞上移預期強化
盡管8月26日出現價格回調,但此前稀土氧化物及金屬價格已處于歷史高位。以氧化鐠釹為例,其價格在2025年二季度累計上漲超40%,市場普遍預期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及機器人應用場景拓展,稀土價格中樞將長期上移。
二、8月26日回調:多重因素疊加下的短期調整
8月26日,稀土永磁板塊出現明顯回調,北方稀土成交額達100億元,現跌5.30%,中航泰達跌近10%,包鋼股份、久吾高科、華宏科技等跌超5%,寧波韻升、奔朗新材、中科磁業、中國稀土等多股跌超4%。這一現象需從以下維度解析:
1、價格短期技術性調整
當日長江綜合數據顯示,金屬鐠價報報790000元/噸,單日大跌10,000元/噸;金屬釹價報767500元/噸,單日大跌15,000元/噸;氧化鐠價報641250元/噸,單日大跌6,250元/噸;氧化釹價報626250元/噸,單日大跌13,750元/噸;價格波動主因:
•貿易商拋售壓力:部分貿易商因擔憂后市,以低于分離廠報價的價格拋售鐠釹氧化物,最低成交價達56萬元/噸,導致現貨市場報價混亂,引發市場恐慌情緒。
•下游采購節奏放緩: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入傳統淡季,部分車企延遲稀土原料采購,導致短期需求疲軟。
2、資金獲利了結需求
•前期板塊快速上漲后,累計獲利盤較大。以北方稀土為例,8月25日其股價漲停,成交額達126.7億元,主力資金在高位選擇兌現收益,加劇了板塊波動。技術面上,稀土概念指數RSI指標超買區域運行,MACD紅柱縮短,顯示短期調整壓力。
3、政策預期邊際變化
•盡管總量調控政策長期利好行業,但市場擔憂政策執行力度可能超預期。例如,若總量控制指標收緊過快,或導致中小企業產能退出,短期內影響市場供應穩定性。此外,工信部對稀土企業環保及安全生產的檢查力度加大,也可能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三、未來展望:長期價值凸顯,短期需關注三大變量
1、長期需求韌性仍存
•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風電等領域的稀土需求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釹鐵硼磁材需求量將突破3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5%。同時,稀土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高端領域的應用拓展,將進一步夯實其戰略價值。
2、短期需關注三大變量
•價格波動風險:若鐠釹氧化物價格跌破55萬元/噸關鍵支撐位,可能引發板塊進一步調整。
•政策執行力度:需關注工信部對稀土總量控制指標的分解細則,以及環保督查對中小企業產能的影響。
•國際市場聯動:緬甸稀土礦進口恢復情況、海外稀土項目投產進度等因素,可能影響國內供需格局。
四、投資邏輯:分化中的結構性機會??
??1.資源龍頭:坐享定價權紅利??
•北方稀土??:輕稀土霸主,配額占比67%,噸成本低于行業均值30%,受益價格上行。
•中國稀土??:中重稀土整合平臺,氧化鏑、鋱產能占全國40%,軍工需求支撐溢價。
2.技術壁壘型:綁定高端制造??
•金力永磁??:特斯拉、比亞迪核心供應商,規劃2027年6萬噸產能,人形機器人磁材已送樣測試。
•中科三環??:全球前三釹鐵硼廠商,風電磁體市占率超50%,技術迭代降本能力突出。
3.循環經濟:再生資源成第二曲線??
•格林美??:三元前驅體回收率95%,年處理退役電池10萬噸,成本較原礦低25%。
結語:回調或是布局良機
稀土板塊的短期回調,本質上是政策紅利與市場情緒博弈的結果。盡管今日回調釋放了部分估值壓力,但新能源革命與高端制造升級的剛性需求,疊加政策強約束下的供給剛性,資源稀缺性日益凸顯,仍為行業注入長期成長動能。對于投資者而言,需理性看待短期波動,聚焦具備成本優勢、技術壁壘及下游客戶粘性的龍頭企業,把握結構性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