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華晟新能源宣布其晶硅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研發實現雙突破:實驗室小尺寸電池效率躍升至34.02%?,產線級大尺寸組件效率同步攀至29.01%?。這一進展不僅刷新行業紀錄,更標志著鈣鈦礦技術正式從實驗室邁向規?;慨a。
何為鈣鈦礦?為何它被視為“光伏未來”?
鈣鈦礦(Perovskite)并非指傳統礦物,而是一類具有特定晶體結構的合成材料。其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可柔性制備,被譽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的核心方向。相比傳統晶硅電池,鈣鈦礦具備:
理論效率極限超40%?,遠超晶硅的29.4%;
?生產成本可降低50%以上,且耗能少、產業鏈更短;
?應用場景多元,可制成柔性、半透明組件,適用于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車載能源、可穿戴設備等新領域。
2025:鈣鈦礦量產元年已至
隨著技術瓶頸逐步突破,鈣鈦礦行業正式告別“中試階段”,進入GW級量產競爭。2025年開年以來,動態頻出:
極電光能于2月宣布首條GW級鈣鈦礦組件產線量產,開創行業先河;
?隆基綠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等頭部企業加速技術布局,紛紛公布中試線計劃或合作項目;
消費端柔性鈣鈦礦組件已實現出貨,輕量化、可彎曲特性打開C端市場想象空間。
產業爆發背后的挑戰與機遇,盡管前景廣闊,鈣鈦礦仍需攻克:
長期穩定性?:需通過封裝工藝、材料改性提升使用壽命;
?大面積制備一致性?:如何保持高效率的同時實現均勻鍍膜;
?標準與認證體系?:行業亟需建立國際認可的測試標準。
結語:一場光伏行業的“效率革命”正在發生
從實驗室效率狂飆到GW產線落地,鈣鈦礦已從“科幻”走向“現實”。隨著巨頭競相布局、技術迭代加速,這一賽道不僅將重塑能源格局,更可能催生萬億級新市場。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