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長江現貨鈀金均價報收293元/克,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元/克,漲幅1.03%。在貴金屬市場整體震蕩的背景下,鈀金成為當日為數不多的上漲品種。這一走勢背后,是汽車行業需求復蘇與供應鏈緊張的雙重推動。
一、鈀金上漲的三大核心驅動
1.燃油車產量回升,催化劑需求激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6月燃油車產量環比增長8.2%,扭轉了連續三個月的下滑趨勢。盡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45%,但燃油車仍占半數以上市場份額,其三元催化器對鈀金的需求直接影響價格。某頭部催化劑廠商透露:“近期燃油車廠商為完成年度排放標準升級,集中采購鈀金,導致現貨市場供應偏緊。”
2.俄羅斯供應受限,全球庫存持續消耗
俄羅斯作為全球第二大鈀金生產國(占全球產量40%),其出口受地緣沖突影響持續受限。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鈀金出口量同比下降27%,而全球鈀金庫存已降至近五年低位(倫敦期鈀庫存僅12.8萬盎司)。供應缺口擴大直接推高現貨價格。
3.技術面突破關鍵阻力位
從日線走勢看,鈀金價格在290元/克附近震蕩兩周后,今日成功突破并站穩該價位,觸發部分技術性買盤。期貨市場多頭持倉增加15%,顯示資金對后市看漲情緒升溫。
二、未來走勢:短期看漲,長期面臨替代風險
1.短期(1-3個月):供需緊張支撐價格上行
需求端:歐洲將于2025年9月實施更嚴格的歐七排放標準,燃油車催化劑鈀金用量可能增加15%-20%;
供應端:南非礦山因電力短缺減產,全球鈀金供應增速預計從2024年的3%降至2025年的1.5%。
高盛預測,若供應短缺持續,2025年三季度鈀金價格可能突破310元/克。
2.長期(1年以上):新能源汽車替代效應顯現
技術替代:豐田、寶馬等車企已開始批量使用鉑鈀替代技術(鉑鈀比從1:3調整至1:2),每輛燃油車鈀金用量減少30%;
政策壓力:中國“雙積分”政策趨嚴,2025年新能源車積分比例要求達38%,倒逼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警告,若替代技術普及率超過50%,鈀金需求可能在未來三年下降20%。
三、關鍵變量:地緣政治與回收技術突破
1.俄羅斯供應恢復可能性
若俄烏沖突緩和,俄羅斯鈀金出口限制解除,可能緩解供應緊張,但短期內概率較低。
2.鈀金回收技術進展
目前全球鈀金回收率僅25%,若汽車催化劑回收技術突破(如某初創企業宣稱的95%回收率),可能大幅削弱原生礦需求。
四、后市建議:關注兩大信號
短期:若鈀金價格有效突破300元/克關口,可能引發新一輪上漲;
長期:需警惕車企技術路線切換速度,若鉑鈀替代進度超預期,鈀金價格可能承壓。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