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長江現貨1#鉻均價報68500元/噸,單日下跌500元。這一波動背后,既折射出全球供應鏈的微妙變化,也暗含龍頭企業戰略調整的深層邏輯。
一、價格表現:現貨領跌,成本支撐與需求疲軟博弈
1. 國內市場:天津港鉻礦價格穩中暗漲
盡管長江現貨鉻價大幅回調,但天津港鉻礦石遠期現貨價格卻呈現韌性。不過,運力緊張導致港口運費上漲20%,貿易商因持貨成本高企而捂盤惜售,市場活躍度不降反增。
2. 下游不銹鋼:需求謹慎,價格暫穩
無錫、佛山市場不銹鋼價格暫穩,但市場對后市持謹慎態度,部分貿易商為規避風險,選擇現金結算優惠,顯示需求端壓力漸顯。
二、核心驅動因素解析
1. 供需失衡:全球供應鏈重構下的陣痛
供應端:南非鉻鐵行業困境持續,嘉能可-梅爾菲冶煉廠雖暫停生產,但庫存仍可支撐出口,Lion冶煉廠或于明年復產。南非政府通過電力協議和經濟特區政策試圖重振行業,但短期供應收緊預期仍在。
需求端:國內不銹鋼排產量雖處高位,但“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成色不足,疊加海外需求疲軟,鉻鐵采購需求釋放緩慢。
2. 成本壓力:礦價與運費雙輪驅動
鉻礦貿易商因南非、津巴布韋礦源成本上升而堅挺報價,疊加天津港車輛通行管控導致運力緊張,運費上漲進一步推高到廠成本。
焦炭第六輪提漲在即,鉻鐵冶煉成本預計繼續攀升,廠商挺價意愿強烈,但下游接受度有限,形成價格僵持。
3. 龍頭企業:技術革新與風險對沖并行
太鋼不銹:申請“低成本脫鐵脫P冶煉耐熱鋼0Cr25Ni20”專利,通過工藝優化減少純鎳使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鉻回收率,為行業成本管控提供新思路。
青山控股:大幅減持LME鎳空頭頭寸,規避價格波動風險,顯示其戰略重心向供應鏈穩定性傾斜。
三、后市展望:短期回調或為“壓力測試”,長期供需格局待重塑
1. 短期:震蕩尋底,關注鋼招與運費變化
9月不銹鋼廠高碳鉻鐵采購招標價格或成市場風向標,若主流鋼廠平盤或小幅上調,鉻價有望止跌回穩。
天津港運費上漲壓力需觀察是否向下游傳導,若不銹鋼廠接受成本轉嫁,鉻價支撐將增強。
2. 長期:供應鏈重構與技術創新定調
南非鉻鐵行業政策調整、全球不銹鋼產能擴張周期,以及國內龍頭企業技術突破,將共同決定鉻市場長期供需平衡。
環保政策趨嚴背景下,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工藝(如太鋼不銹專利技術)或成為行業競爭關鍵。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