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綠能通過間接全資子公司阿拉善右旗宏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烏審旗康輝圖新能源有限公司、烏審旗康暉圖新能源有限公司同時落地內蒙古,經營范圍均覆蓋風力發電技術服務、陸上風機及零部件銷售、光伏設備租賃等,注冊資本達百億級別,再次驗證區域公司、輕資產平臺的擴張套路。
有業內分析,這不是簡單的工商注冊,而是隆基在電價洼地部署的又兩顆棋子。公開信息顯示,阿拉善右旗與烏審旗均位于國家規劃的大型風光基地走廊,光照小時數與平均風速均高于全國均值,且地方電網具備就地消納和綠電外送雙通道,被多家央企視為“十四五”后半程最具性價比的新能源開發帶。
隆基在此設立項目公司,一方面可鎖定資源優先開發權,另一方面為后續組件出貨、儲能配套乃至綠氫項目提前搭建接口。
更值得關注的是節奏。今年以來隆基已在內蒙古、甘肅、山西等地密集注冊十余家新能源公司,業務從單一光伏延伸至風電、儲能、氫能及電站。
市場層面,8月19日早盤,隆基綠能股價高開高走,Wind光伏指數隨之翻紅;跟蹤隆基權重較高的光伏ETF資金凈流入顯著放大。賣方晨會普遍認為,若后續兩家公司順利拿到指標并啟動EPC招標,將直接拉動隆基自有組件、逆變器及儲能系統出貨,并抬升2026年電站業務利潤占比。風險在于地方指標競爭激烈,且內蒙古新能源消納考核趨嚴,項目能否如期并網仍需觀察電網配套進度。
【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