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晚間,龍蟠科技(603906)發布公告,其控股孫公司鋰源(亞太)與寧德時代(300750)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簽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采購合作協議》。根據協議,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間,鋰源(亞太)及其獨資/合資子公司將向寧德時代海外工廠累計供應15.7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具體單價由雙方協商確定。若按當前市場價格估算,合同總金額超60億元,標志著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在全球市場的又一次戰略協同。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此次選擇龍蟠科技作為海外工廠的核心供應商,背后是其對磷酸鐵鋰(LFP)技術路線的高度認可。隨著歐美市場對高性價比、長循環壽命電池需求的激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正成為全球儲能與動力電池領域的“硬通貨”。龍蟠科技旗下鋰源(亞太)憑借“高壓實密度+低雜質含量”的技術優勢,已躋身寧德時代國內供應鏈前列,此次合作更將助力寧德時代海外產能的快速落地——其德國圖林根工廠、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等海外基地預計2026年起陸續投產,年規劃產能超百GWh,對正極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放量。
本次長單合作對龍蟠科技而言,不僅是訂單規模的突破,更是技術實力的驗證。公司近年投入超10億元研發“低溫性能提升型LFP”“高壓實密度正極材料”等前沿技術,產品已通過寧德時代嚴苛的循環壽命測試(≥5000次)與安全性能認證。為匹配海外訂單需求,龍蟠科技正加速推進常州、天津等生產基地的智能化改造,目標將單線產能提升30%,單位能耗降低15%,確保2026年起穩定供應符合歐盟REACH標準、美國UL認證的高品質正極材料。
此次合作被視為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技術-產能-標準”全鏈條輸出的典型案例。一方面,寧德時代通過綁定優質供應商,鎖定海外工廠的原料供應安全,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另一方面,龍蟠科技借助寧德時代的全球渠道,實現從“區域供應商”向“全球核心伙伴”的躍升。業內分析指出,隨著歐洲《新電池法規》、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本地化生產的要求趨嚴,中國新能源材料企業正通過“技術授權+聯合建廠”模式深度嵌入全球供應鏈,此次合作或引發更多類似的長單協議落地。
龍蟠科技表示,此次合作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后續將與寧德時代在廢舊電池回收、正極材料再生等領域探索深度合作,構建“原料-生產-回收”的閉環產業鏈。寧德時代則強調,通過與龍蟠科技等供應商的協同創新,將持續降低全球客戶的使用成本,推動新能源革命的加速普及。隨著全球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推進,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將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籌碼。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