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豫光金鉛(600531.SH)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透露,公司泛半導體高純金屬材料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已成功制備出 7N(純度 99.99999%)級超高純碲、鎘、銦產品,目前正處于客戶試用對接階段,標志著這家傳統有色冶煉龍頭向高端半導體材料領域的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核心進展:中試階段突破 7N 純度,中間品不對外銷售?
據公司披露,其泛半導體高純金屬材料當前處于中試試驗關鍵期,核心突破集中在三個維度:?
-
純度達標:已量產的 7N 級超高純碲、鎘、銦產品,純度達到泛半導體產業核心材料標準,其中碲可用于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紅外探測器等領域,銦則是 ITO 靶材的關鍵原料;?
-
生產鏈路閉環:明確 6N(純度 99.9999%)高純金屬僅作為中間產物,不對外銷售,全部用于內部升級生產 7N 產品,形成從原料提純到高端產品的一體化制備能力;?
-
商業化啟動:已啟動下游客戶對接流程,產品進入試用驗證環節,為后續規模化生產積累應用數據。?
產品價值:契合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浪潮?
此次研發突破恰逢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升級窗口期。數據顯示,2025 年全球半導體前沿材料市場規模已突破 900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超 12%,而超高純金屬作為芯片制造、光電子器件的核心原料,長期被日本企業主導 80% 的高純原料供應,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以豫光金鉛已制備的 7N 碲為例,其下游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光吸收效率高(達 95% 以上),正成為光伏產業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銦則在柔性顯示、半導體封裝領域不可或缺。行業分析指出,若公司能實現 7N 產品規?;慨a,有望打破海外企業對高端高純金屬市場的壟斷。?
轉型支撐:傳統冶煉龍頭的技術積淀?
作為國內鉛鋅冶煉領軍企業,豫光金鉛的材料研發突破并非偶然。公司目前擁有鉛 90 萬噸、鋅 50 萬噸、銅 20 萬噸的年產能,2022 年銦產量已突破 45 噸,在稀散金屬回收與提純領域積累了深厚技術經驗。此前公司參與的 “新一代綠色高效提煉稀貴金屬技術及應用” 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高純金屬制備提供了技術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將有色金屬新材料列為核心發展方向,此次泛半導體材料研發與現有稀散金屬回收業務形成協同,有望構建 “傳統冶煉 + 高端材料” 的雙增長曲線。?
后續展望:規?;a待中試驗證?
對于市場關注的量產時間表,公司明確表示將 “結合中試試驗進展及產品市場情況有序推進”。從行業規律看,半導體材料從客戶試用至批量供貨通常需 6-12 個月的驗證周期,期間還需通過下游企業的可靠性測試與供應鏈認證。?
目前公司尚未披露中試生產線的產能規劃及投資規模,后續需持續關注客戶試用反饋、技術參數優化等關鍵進展。市場人士提示,高端半導體材料存在技術轉化不及預期、客戶驗證周期延長等風險,投資者需理性看待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之間的時間差。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