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據知悉, 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機器人技術領域再獲突破,其申請的“腰部機構及機器人”專利近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該專利通過創新設計,顯著提升了機器人的運動靈活性與效率,為小鵬汽車在智能機器人賽道的布局注入新動能。
據專利摘要顯示,該腰部機構采用嵌套式雙軸結構(第一安裝軸與第二安裝軸呈預定夾角設置),結合驅動結構與連桿結構的聯動,實現了機器人俯仰與側擺運動的高效控制。相較于傳統設計,該結構重量更輕、占用空間更小,且轉動慣量降低,對驅動結構的力矩需求同步減少。業內人士指出,此類設計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具有顯著優勢,尤其適用于需要高頻次、高精度動作的場景,如汽車裝配線、物流搬運等。
小鵬汽車此次專利授權,延續了其在自動駕駛與智能硬件領域的技術積累。2025年以來,小鵬已公開多項機器人相關專利,包括雙足機器人控制方法、足式機器人步態控制技術等。其中,Iron機器人已進入廣州工廠實訓階段,支持觸控反饋的15自由度擬態手可精準執行復雜任務。分析認為,小鵬通過將自動駕駛算法與機器人運動控制結合,有望在工業自動化場景中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當前,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分析》報告,2024年我國腰部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達80.32億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318億元。小鵬汽車的腰部機構專利,恰逢其時地契合了工業領域對高效、輕量化機器人的需求。特別是在汽車制造、電子裝配等場景中,該技術可提升生產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在機器人賽道,小鵬汽車與特斯拉、小米等企業形成錯位競爭。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以高自由度和低成本優勢瞄準工業場景;小米則通過生態聯動拓展家庭市場。而小鵬選擇“工業場景優先”策略,依托自有工廠實訓經驗,逐步驗證技術可靠性。此外,小鵬在機器人核心部件自研率上的投入,也為其成本控制提供了支撐。
小鵬汽車透露,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機器人腰部機構的動態平衡能力,并探索其在醫療康復、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延伸應用。隨著專利技術的逐步落地,小鵬有望在智能機器人市場占據先機,同時反哺其汽車主業的技術創新。
綜合來看,小鵬汽車此次專利授權,不僅體現了其在機器人領域的研發實力,更折射出國產車企向智能化、多元化轉型的決心。在工業4.0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的浪潮下,小鵬汽車的機器人布局或將成為其新的增長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