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印發《廈門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未來三年廈門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技術突破、產業集聚與示范應用路徑,推動構建“制儲輸加用”一體化氫能體系。
根據《計劃》,廈門將在電解水制氫裝備、固態儲氫材料、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整車等關鍵領域加強技術攻關,力爭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建設國家級科技平臺,保持核心技術國際競爭力。
在產業引育方面,廈門計劃建設專業園區,推動關鍵裝備與零部件本地化生產并鼓勵出口,到2027年實現氫能裝備及材料生產企業達到30家。
應用推廣方面,廈門計劃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線路運營,到2027年建成加氫站3座,并推進綠氫在工業、儲能等場景的特色應用,逐步構建覆蓋氫能全鏈條的基礎設施管理機制。
該行動計劃旨在將廈門打造為東南沿海重要的氫能產業創新與應用示范基地,助力區域能源結構低碳轉型。
鈦、鋯、鉑等戰略金屬作為支撐氫能技術突破的關鍵材料基礎。目前質子交換膜電解槽(PEM)需使用鈦箔雙極板與鍍鉑催化劑,堿性電解槽(ALK)鎳基電極需求同步增長。
從大趨勢來看,當前有色金屬應用從傳統銅鋁鋅,向鈦鋯鉑稀土等新能源金屬轉型,高端金屬材料的增長窗口正在靠近。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