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承壓:美元與政策雙輪驅動
盤面回顧:隔周倫銅收跌0.59%至9796美元,周線微跌0.05%,結束此前兩周的反彈;COMEX期銅主力合約報5.752美元/磅,較LME期銅溢價30%,周四曾創5.959美元歷史新高后回落。技術面上,倫銅跌破21日移動均線(9,802美元),顯示短期上行動能減弱。
美元走強是直接推手:美元指數反彈推高非美貨幣持有成本,抑制投機需求;而市場對美歐、美日貿易協議的樂觀預期,部分分流資金至風險資產,進一步削弱銅市吸引力。
最新盤面動態:今日(7月28日),滬期銅主力2509合約跌勢為繼,盤面繼續震蕩走弱,截至10:15分休盤報價每噸79050元/噸,下跌280元,跌幅0.35%;亞盤時段,北京時間10:00,倫敦三個月期銅最新報價每噸9800.5美元,上漲4.5美元漲跌幅0.05%。
現貨市場:今日現貨市場逢低采買情緒有所抬升,持貨商早間嘗試挺價出貨,然高價貨源出庫受阻,下降貿易商更傾向壓價謹慎買入,跟盤交易量略有跟進,市場買賣交投稍顯回暖,也緩和價格大幅下跌的趨勢。
長江現貨1#銅價報79270元/噸,較上周五下跌370元/噸;現貨升水為250元/噸,較上周五持平;
二、持倉退潮:投機資金轉向謹慎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投機基金在COMEX銅期貨及期權市場凈多單為36,179手,較前一周減少1,096手(降幅3%),終結了此前連續四周增持(累計13,650手)的勢頭。具體來看,多單微增44手至56,781手,而空單大幅增加1,140手至20,062手,空頭力量顯著增強。這一調整反映市場對短期政策風險的規避:美國8月1日銅關稅決定臨近,疊加美元指數走強,資金選擇暫避鋒芒。
三、基本面博弈:庫存低位VS需求季節性
•供應端:LME注冊倉庫庫存維持低位,但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下降13%至73,423噸(12月以來最低),顯示國內供應偏緊。
•需求端:7月中旬現貨采購活躍后,銅價快速上漲抑制買盤,下游訂單趨于保守。不過,9月傳統消費旺季臨近,季節性需求或限制下行空間。
•Marex策略師蒙羅指出,當前市場處于“政策真空期”,關稅細節(如生效時間、豁免條款)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
四、關鍵變量:貿易政策與中美談判
美國已與日本、印尼、菲律賓達成貿易協議,而中美下周在瑞典的會談結果將直接影響銅流動方向。若關稅落地,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若政策延后或豁免,則有望緩解市場焦慮。此外,LME庫存能否持續補充、國內基建投資落地速度,亦為中期價格核心變量。
五、策略建議:震蕩中把握季節性機會
短期:銅價或維持78,500-79,900元區間震蕩,需關注8月1日關稅公告及美元指數回調信號。
中長期:全球能源轉型與新興市場基建需求仍支撐銅價,建議利用回調布局多頭,尤其是9月消費旺季前的低位機會。
結語:政策明朗前,耐心比勇氣更重要
當前銅市處于“短期利空兌現,長期利好待發”的過渡期。持倉退潮與關稅陰云構成主要壓力,但低庫存與季節性需求形成安全墊。投資者需平衡政策風險與基本面支撐,在震蕩中等待方向選擇,而8月初的關稅決定或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