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自8月1日起對銅管、銅線等半成品及銅密集型制成品加征50%關稅,但明確排除銅礦石、精礦、陰極銅等原料產品。這一"差別化"關稅政策迅速引發全球銅市劇烈波動,亞盤時段,北京時間10:57COMEX銅期貨價格跌超20%,創年內最大跌幅紀錄,并解除此前因全面關稅預期形成的相對于倫敦期銅的溢價。
政策細節:半成品"精準打擊" 原料通道保留
根據白宮公告,此次關稅覆蓋范圍限于半成品銅材及高銅含量制成品,而廢銅、銅精礦、冰銅、陰極銅及陽極銅等冶煉核心產品獲得豁免。分析指出,美國此舉旨在通過高關稅限制下游制品進口以扶持本土加工能力,同時維持上游原料進口通道以保障供應鏈穩定。
市場反應:COMEX銅期"高臺跳水" 溢價歸零
政策公布后,此前因全面關稅預期形成的COMEX銅期貨相對于倫敦期銅的溢價被迅速抹平。盤中COMEX銅期最大跌幅超20%。倫敦期銅雖因原料豁免暫獲支撐,但受美國政策外溢效應影響,盤中亦下跌0.53%。
產業沖擊:銅礦股全線潰敗 自由港等巨頭領跌
美股銅礦概念股遭遇重挫。美國銅指數ETF收跌19.31%,銅礦ETF跌2.9%。具體來看,全球第二大銅礦商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FCX)收跌9.46%,最近五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13%;Hudbay礦業跌7%,南方銅業公司跌6.33%。分析師指出,此次政策直接沖擊依賴美國市場的銅材出口企業,而原料豁免雖利好上游礦企,但市場更關注下游加工環節的盈利萎縮。
供應鏈變局:船貨轉運美國 全球貿易流向調整
倫敦經紀公司Panmure Liberum分析師Tom Price表示:"在特朗普對其進口關稅政策做出重大退讓后,市場現在正忙著將精煉銅重新定價至低得多的水平。"據貿易商反饋,此前因預期美國國內價格上漲而轉運至美國的船貨,正加速回流亞洲市場,全球銅材區域性失衡風險加劇。
政策邏輯:保護本土加工能力 vs. 抑制通脹壓力
特朗普政府此次政策被視為"以加工換原料"的戰略平衡。一方面,通過限制半成品進口倒逼美國本土銅材加工產能擴張;另一方面,豁免原料進口避免推高制造業成本,抑制通脹反彈風險。然而,市場質疑此舉能否真正提振美國本土加工能力——美國銅材加工產能利用率長期不足70%,且新建產能需2-3年周期。
未來展望:2026年或成關鍵節點
特朗普強調當前措施為"階段性舉措",并已要求商務部在2026年6月前提交國內銅市場評估報告,屆時將考慮對精煉銅分階段加征關稅。業內認為,隨著2026年評估節點臨近,全球銅貿易流向或迎來新一輪調整,而中國、秘魯等銅材出口國可能加速布局東南亞等轉口市場。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