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8月7日,美國總統調整后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落地,69國輸美商品被納入加征范圍,稅率10%-41%。其中,加拿大、墨西哥分別疊加25%、35%附加稅,巴西因美國司法調查不滿再增40%關稅,總稅率升至50%,成為受沖擊最顯著的經濟體。
作為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又一單邊舉措,該政策直接推高美國進口商品成本,加劇消費者生活負擔;巴西出口產業因高關稅遭重創,經濟增長承壓。歐盟原計劃同日生效的反制關稅暫緩,雖顯短期妥協,卻凸顯貿易談判的復雜性,美歐后續博弈存變數。全球產業鏈亦面臨成本全面攀升,企業跨國布局、采購銷售等環節策略調整。
與全球貿易動蕩形成反差的是,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走高引發關注。上游多晶硅是核心牽引——行業自律推動企業減產降負,供需關系改善,疊加此前長期低價致企業虧損,價格逐步筑底反彈。
中游硅片環節受硅料成本攀升及減產執行影響,主流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庫存下降支撐提價,成本壓力進一步向電池片傳導,帶動電池片價格探漲,政策驅動下或逐步脫離底部,助力廠商重回盈利。
光伏產業鏈價格波動背后,金屬材料扮演關鍵角色。核心材料硅的價格直接影響全產業鏈成本,其原料工業硅近期現貨價雖因下游需求未顯著跟進、庫存壓力受限,短期上行空間有限,但仍對多晶硅形成一定支撐。此外,銀等稀有金屬(如用于電池片電極)的價格波動,亦對光伏成本產生影響。
展望未來,全球清潔能源需求增長將持續釋放光伏市場潛力。盡管當前面臨關稅、產業鏈價格波動等挑戰,這些壓力也將推動產業加速整合升級——企業或加大技術創新、提升效率、降本增效以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或促使光伏產業鏈加快區域化布局,降低單一市場依賴,構建更穩定的供應體系。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