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情:

——9月1日長江現貨價格動態:
1#銅價報80090元/噸,漲640元;升水為320元/噸,漲30元;A00鋁錠報20620元/噸,跌110元;貼水報25元;1#鋅報22040元/噸,漲100元;0#鋅報22140元/噸,漲100元;1#鉛錠報16925元/噸,持平;1#鎳報124750元/噸,漲2250元;1#錫報272500元/噸,跌1000元;
——今日為9月首個交易日(9月1日),有色金屬市場在宏觀預期與基本面博弈中震蕩前行。美國經濟數據強化降息預期,疊加國內“金九”旺季需求預熱,銅、鋁、鋅等工業金屬獲支撐,而錫、鎳因供需矛盾凸顯震蕩偏弱,鉛價則在供應受限與需求復蘇間窄幅波動。
宏觀面:美國經濟數據強化降息預期,美元走弱支撐金屬價格
美國二季度GDP修正值年化增長3.3%,高于初值3%及預期3.2%,緩解市場對經濟硬著陸擔憂;7月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6%、環比0.2%,符合市場預期,通脹溫和上行未現失控跡象。數據發布后,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概率從85%升至87%,部分機構預測全年降息1-2次。受此影響,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7.8關口,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單月暴跌33個基點至3.619%,創一年來最大跌幅,而長債收益率因月末調倉小幅攀升,收益率曲線分化加劇經濟放緩擔憂,推動資金流向黃金等避險資產,但工業金屬在降息預期與需求預期共振下整體偏強運行。
銅:需求韌性疊加供應擾動,短時偏強運行
隔周倫銅收漲0.68%至9420美元/噸,滬銅主力跟漲。基本面看,北方運力緊張導致個別冶煉廠移庫困難,國產資源到貨減少;需求端9月終端訂單逐步恢復,洋山銅溢價回升至55美元/噸(6月5日以來新高),上期所社庫下降,反映需求韌性。此外,國內7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政策穩產能效果顯現,盈利改善支撐下游消費。技術面看,銅價短時壓力位上移至80000元/噸,預計維持偏強震蕩格局。
鋁:高位震蕩,供需博弈加劇
9月首個交易日,鋁價圍繞20700元/噸窄幅波動,早盤滬鋁主力低開至20690元/噸(跌0.19%)。供應端,電解鋁產能釋放有限;需求端“金九”旺季下,下游加工龍頭開工率升至60.7%,市場溫和回暖。但鋁價反彈后,高價抑制加工材企業采購量,當前滬鋁社庫三連增(雖庫存水平仍不高)施壓價格。再生鋁行業稅收政策調整間接利好原生市場,預計短時鋁價在20500-20850元/噸區間窄幅震蕩。
鋅:庫存分化與補庫需求支撐,偏強震蕩
隔周倫鋅收漲0.97%至2814美元/噸,國內供增需弱格局延續。上期所社庫連續十周累積至85980噸(較6月13日增89.11%),而LME鋅庫存較6月13日下降56.87%至5.6萬噸,內外庫存分化支撐倫鋅。北方環保限產導致鋅錠運輸受限,下游鍍鋅開工率下滑,但鋅價低位刺激逢低補庫,交投改善。中期過剩格局未改,但“金九”旺季疊加宏觀降息預期,預計鋅價在22100-22450元/噸區間偏強震蕩。
鉛:供應受限與需求復蘇,窄幅震蕩后或反彈
宏觀降息預期疊加美元走弱,鉛價窄幅震蕩后迎反彈。供應端,鉛礦開采受環保限產及品位下降影響,再生鉛企業因虧損及原料不足開工率受限;需求端,汽車電池、電動自行車電池需求預期回升,儲能領域用鉛需求向好。現貨市場下游剛需采購為主,需警惕9月下旬再生鉛復產及環保限產解除后供應壓力。價格參考16600-17000元/噸,重點關注鉛精礦加工費修復及廢電瓶回收量。
錫:供需矛盾凸顯,震蕩偏弱運行
緬甸佤邦錫礦復產不及預期,剛果(金)Bisie礦因沖突停產,全球供應缺口加劇;國內云南、廣西冶煉廠因礦源緊張減產,再生錫難以彌補缺口。需求端,消費電子庫存消化緩慢,PCB訂單微增,鍍錫板采購低迷,歐美精煉錫進口下滑。盡管美聯儲降息預期提振美元計價錫價,但傳統需求疲軟及高價抑制消費,預計滬錫在27.0-27.95萬元/噸區間弱勢震蕩。
鎳:過剩壓力延續,高位震蕩關注前高壓力
菲律賓雨季結束,8月鎳礦發運量環比增加;印尼濕法冶煉及鎳鐵項目加速投產,推動高冰鎳、濕法中間品產量攀升,全球供應過剩延續。國內精煉鎳產能持續釋放,供應壓力未減,但不銹鋼排產回升及貿易商補庫帶動鎳鐵成交回暖。需求端,合金及電鍍領域需求平穩但增量有限,現貨交投清淡。宏觀降息預期支撐風險資產,但過剩及高庫存壓力下,滬鎳短期在12.40-12.65萬元/噸區間震蕩偏強,關注前高壓力。
結語
本周有色金屬市場在宏觀預期與基本面博弈中呈現分化,銅、鋁、鋅受降息預期及“金九”需求支撐偏強運行,而錫、鎳因供需矛盾震蕩偏弱。后續需關注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落地情況、國內旺季需求兌現程度,以及海外礦山供應擾動對市場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