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8月27日,國內銠均價跌至1862元/克,單日跌幅達30元。這一價格異動,既暴露出傳統燃油車需求疲軟對銠市場的沖擊,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車技術替代對貴金屬市場的深遠影響。
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技術替代,銠需求增長遇瓶頸
銠作為燃油車尾氣催化劑的核心材料,其需求長期與汽車產業緊密綁定。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這一傳統需求模式正面臨挑戰。特斯拉等車企已試點鉑基催化劑技術,若商業化落地成功,銠在催化劑領域的用量或驟降30%。此外,全球混動車型滲透率雖突破38%,但豐田Mirai二代燃料電池銠載量已從30克降至15克,顯示車企正通過技術升級降低對銠的依賴。
供應端:南非危機緩解,回收量激增緩解供給緊張
供應方面,南非作為全球最大銠生產國,其電力危機與罷工事件曾導致銠礦產能驟降25%。近期南非危機有所緩解,德班港出口清關周期縮短至7天,港口積壓庫存降至5噸以下,全球銠供應缺口收窄至10%。同時,國內銠回收量同比激增18%,廢舊汽車催化劑拆解量突破50萬噸,盡管回收率僅50%,但短期仍對供給緊張局勢形成一定緩解。
市場情緒:避險資金撤離,貴金屬市場整體承壓
近期,俄烏沖突與巴以沖突升級態勢得到一定控制,市場避險情緒降溫。同時,美聯儲降息預期雖仍存,但市場已提前計價,黃金等貴金屬價格漲幅收窄,對銠市場形成一定拖累。此外,泰國副財政部長預計下半年GDP增速將低于3%,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銠市場的波動。
后市展望:技術替代與供應恢復共舞,銠價或維持弱勢震蕩
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技術替代與南非供應危機緩解共同構成銠價下跌的主要驅動力。然而,銠在化工、電子等領域的催化劑需求仍保持穩定增長,為銠價提供一定支撐。中長期,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銠在催化劑領域的用量或進一步減少,但其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拓展或為銠價帶來新的增長點。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