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資訊一、LG新能源簽署超300億元磷酸鐵鋰電池供應訂單
2025年7月30日,LG新能源宣布簽署一份價值5.94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309億元)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合同。該訂單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地位,凸顯磷酸鐵鋰技術路線在儲能及動力領域的需求韌性,為后續產能釋放提供穩定市場支撐。
短評:韓系龍頭從“只做高端三元”轉向“高低通吃”,意味著磷酸鐵鋰的成本、安全、循環壽命優勢已被全球主流車企與儲能集成商完全認可;同時也預示未來三年全球LFP供需仍偏緊,正極材料、鋰鹽價格彈性仍在。
重要資訊二、儲能業聯合“反內卷”
近期,上百家儲能企業響應行業協會倡議,拒絕低于成本價競標。相關數據顯示,2023–2025 年鋰電儲能系統價格三年跌近 80%,行業普遍虧損。 2025 H1 新增儲能電池產能 752.5 GWh(在建),遠超全球年需求預期,協會呼吁暫停盲目擴產。
短評:儲能“反內卷”本質,是把“價格戰”升級為“產能戰”的轉折點。短期(0–6 個月)關注兩條交易線索:在手海外訂單充足、國內項目可挑單的系統龍頭。中期(6–18 個月)布局技術分化賽道,鈉離子、固態/半固態儲能用電池、構網型 PCS。風險在于若協會倡議執行力不足,仍出現低價搶單,則行業出清節奏再度延后;同時需警惕美國 301 關稅復審、歐盟《新電池法》碳足跡追溯帶來的出口成本抬升。
重要資訊三、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動儲業務表現強勁,產能擴張穩步實施
寧德時代發布2025年上半年經營數據顯示,公司動儲電池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產能布局持續優化: 2025年上半年(2025H1)營收達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歸母凈利潤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2025年第二季度(2025Q2)營收941.82億元,同比、環比分別增長8%、11%;歸母凈利潤165.23億元,同比、環比增幅達34%、18%,業績增速加快。 上半年動力與儲能電池出貨量超270GWh,同比增長近32%;其中Q2出貨量近150GWh,環比增長18%,延續高景氣度。
短評:寧德時代用一份“量利齊升、擴產有序”的 2025H1 成績單,再次驗證了動力電池龍頭盈利彈性來自成本曲線左側位置,而估值彈性來自產能投放節奏的可預見性。當前時點,市場或許會把焦點從“價格戰”切換到“盈利底”與“份額戰”兩條主線。
重要資訊四、國網首座人工智能綠電超級充電站順利建成
7月24日,廊坊臨空經濟區人工智能綠電超級充電站的場站設施建設順利完成,站內所有充電樁均已成功通電,人工智能裝置進入調試階段。其為國網系統內首座人工智能綠電超級充電站,位于廊坊臨空經濟區1號停車場,占地5000平方米,創新采用光伏車棚一體化設計,裝機容量達163.8千瓦,預計年發電量約18萬千瓦時。該充電設配有1座600千瓦全液冷超級充電堆、5臺120千瓦直流快充樁及10臺有序交流樁,可同時滿足30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短評:國網首座“AI+綠電”超級充電站的落成,標志著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正式邁入“源-網-荷-儲-智”一體化 2.0 階段。短期看是樣板工程,中期看可復制、可擴張,長期看為電網側參與充電運營打開盈利新范式。
產業鏈合作與項目動態
• 蔚藍鋰芯 8 月 20 日公告:馬來西亞天鵬與臺灣能元簽署三年合作框架協議,鎖定高端鋰電產品聯合開發及代工。
• 青海西寧南川園區 7 月 24 日開工寧德時代 5 億元極片項目,將新增 500 個崗位,緩解青海時代外運極片瓶頸。
• 江西上饒 8 月受理年產 8,000 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環評,進一步鞏固贛東北鋰鹽供應能力。
出口金額創同期歷史新高
據海關總署數據:
• 2025 H1 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 341.02 億美元,同比+25.1%,扭轉 2024 年下滑態勢。
• 福建、廣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六省市占全國出口總額 80% 以上。
【消息綜合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